dpdk课程学习之练习笔记一(接收,发送,arp,icmp功能测试)
不去手动做练习实践,就总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先按照老师的已有的源码,把场景,现象运行起来。工作太忙,抽时间学习,本文更趋向于笔记,整理思路,为下一步做准备。0:准备环境并启动,使用dpdk接管其中一个网卡。ubuntu虚拟机环境配置多队列网卡,安装dpdk。在环境已经配置ok的前提下,每次重启环境后需要重新配置环境变量,并且绑定网卡。export RTE_SDK=/home/hlp/dpdk/d
不去手动做练习实践,就总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先按照老师的已有的源码,把场景,现象运行起来。
工作太忙,抽时间学习,本文更趋向于笔记,整理思路,为下一步做准备。
0:准备环境并启动,使用dpdk接管其中一个网卡。
ubuntu虚拟机环境配置多队列网卡,安装dpdk。
在环境已经配置ok的前提下,每次重启环境后需要重新配置环境变量,并且绑定网卡。
export RTE_SDK=/home/hlp/dpdk/dpdk-stable-19.08.2
export RTE_TARGET=x86_64-native-linux-gcc
ifconfig #注意保存要绑定的网卡的ip和mac地址,理解是mac地址比较重要
#这里我dpdk要绑定eth0网卡,其对应的ip和mac为 192.168.50.59和00-0c-29-4d-f0-d3
sudo ifconfig eth0 down #关闭要绑定的网卡
./usertools/dpdk-setup.sh #通过脚本绑定网卡,使dpdk接管网卡数据。 这里用49
1:测试dpdk接管网卡数据,测试对udp数据的接收。
1:描述预计准备
通过第0步,dpdk已经接管了网卡,个人理解是这里与mac地址。==》dpdk接管网卡
获取老师提供的已有的基于dpdk实现的测试接收功能的demo代码。==》准备demo
demo实现原理 ==》通过dpdk提供的接口获取到网卡数据,对数据进行过滤,观察udp数据
参考dpdk examples目录,用makefile进行编译。 ===》编译测试代码,使用make命令
查看生成的可执行文件,目录如下:
root@ubuntu:/home/hlp/dpdk/dpdk-stable-19.08.2/examples/01_recv# tree
├── build #这个目录都是编译生成的相关文件
│ ├── app
│ │ ├── dpdk_recv
│ │ └── dpdk_recv.map
│ ├── dpdk_recv #生成的可执行文件
│ ├── dpdk_recv.map
│ ├── _install
│ ├── _postbuild
│ ├── _postinstall
│ ├── _preinstall
│ └── recv.o
├── Makefile #编译makefile配置文件
└── recv.c #我们的demo代码
2 directories, 12 files
运行测试进行查看,
===》网卡接收到的数据过多
===》使用测试代码对接收到数据进行过滤,解析udp的相关数据,通过打印观察现象,
===》运行测试demo,使用串口调试工具模拟udp的发送,观察demo打印信息。
2:正确测试结果如下:
1:测试demo运行如下:
root@ubuntu:/home/hlp/dpdk/dpdk-stable-19.08.2/examples/01_recv# ./build/dpdk_recv
EAL: Detected 8 lcore(s)
EAL: Detected 1 NUMA nodes
EAL: Multi-process socket /var/run/dpdk/rte/mp_socket
EAL: Selected IOVA mode 'PA'
EAL: No available hugepages reported in hugepages-1048576kB
EAL: Probing VFIO support...
EAL: VFIO support initialized
EAL: PCI device 0000:02:06.0 on NUMA socket -1
EAL: Invalid NUMA socket, default to 0
EAL: probe driver: 8086:100f net_e1000_em
EAL: PCI device 0000:03:00.0 on NUMA socket -1
EAL: Invalid NUMA socket, default to 0
EAL: probe driver: 15ad:7b0 net_vmxnet3
2:启动网络调试助手进行数据发送测试:==》中间可能有发送不成功,下文分析
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到,测试发送后,基于dpdk实现的测试demo运行ok
====》demo可以正常接收到我们的数据,并正常分析出我们的报文中的原ip,目的ip,以及发送内容
遗留问题:
====》 这里的端口打印可能有问题,后期通过自己实现解决
====》这里除了接收我们的消息外,还会接收到相关其他的udp数据,为什么?
3:测试中流程分析:
我的测试场景是:使用物理机+虚拟机(linux环境进行测试)
在物理机上用串口模拟工具下发,目标ip填写的是上文保存的dpdk 绑定网卡前的ip,端口随机。
使用串口工具进行测试时,会发现必然无法发送成功的场景,这是因为这里的发送ip没有找到对应的arp表。
分析:
===》要想在物理机发送给虚拟机的链路ok,需要arp表的支持。
===》ip其实是可变的,mac地址(唯一)是寻址的关键,需要配置arp表。
===》配置arp表需要关注,arp -a查出的arp表是多个接口有对应关系,需要配置arp表在对应的接口上。
配置arp表的相关命令如下:
#注意 这里一定要保存对dpdk绑定的网卡的mac地址
# 查看arp 表
arp -a
#使用arp命令进行添加 ==》还是不生效,没添加在对应接口中
arp -s 192.168.50.59 00-0c-29-4d-f0-d3
arp -d 192.168.50.59
#使用netsh进行arp的绑定
#1:找到 网线或者网卡对应的idx
netsh i i show in
#2: 绑定网卡和解绑命令(这里使用有线网或者以太网) 16是查找到的网卡对应的idx值
netsh -c i i add neighbors 16 192.168.50.59 00-0c-29-4d-f0-d3
#配置后可以通过arp -a查看,发现多了一个静态arp
#192.168.50.59 00-0c-29-85-2e-88 静态
netsh i i delete neighbors 16
3:基于dpdk实现通过网卡发送数据。
3.1:思路描述
在dpdk 接管网卡数据,解析udp数据的基础上,实现udp数据的回复发送。
通过dpdk相关接口,初始化时要获取到dpdk绑定的本端网卡的mac地址
需要根据获取到的udp的数据报,按照ethhdr协议栈,ip协议栈,udp协议栈依次解析,获取原端口,目的端口,原ip,目的ip,来源数据的mac地址等必要数据
根据相关协议栈规则,构造附后udp报文的结构的数据 eth头,ip头,udp头+body数据的结构进行发送。
3.2:测试
这里直接用老师的demo,02_send.c,编译和运行同上。
参考上文,同样需要手动配置绑定arp,使通路可以识别。
观察:串口通信工具能正常接收到dpdk回复的原数据。
4:实现arp的探测回复功能。
每一次测试时,都需要手动配置arp才能使链路通,需要arp功能支持。
arp业务处理有三个点:
===》1:收到arp探测报文,对探测报文的回复(arp response)
===》2:广播发送arp探测报文(arp request)
===》3:arp表的保存
arp主要实现和获取了网络ip和mac地址的对应映射,是局域网网络互通的关键。
4.1 arp描述及demo梳理
dpdk可以接管网卡接收到的所有数据。
对数据进行解析,过滤arp报文,根据协议类型(0x0806)。
对所有的arp报文进行解析(根据本机ip),因为会收到局域网所有节点的arp探测报文。
已经过滤出是本机ip对应探测的arp报文,根据arp协议(eth头+arp头),构造arp报文进行发送
4.2 测试demo的操作及运行
获取老师提供的arp.c文件,修改文件中设定的本机ip。
删除测试物理机上已经配置的arp映射关系(netsh i i delete neighbors 16)。
编译并进行运行测试。
===》在没有对物理机arp表做dpdk绑定的网卡映射信息前提下,使用串口工具进行udp发送测试
===》启动后发现,可以收到并过滤出局域网多个环境发来的arp探测请求
===》使用串口工具进行udp发送测试,观察到现象
#1: 使用arp -a查物理机arp表,新增了dpdk接收网卡对应mac的一条信息
192.168.50.59 00-0c-29-4d-f0-d3 动态
#2: 不用手动配置arp 上文udp的发送和接收都正常。
理解:在发送udp/tcp等数据前,会查看对应的arp缓存表,如果没有找到映射信息,会先发arp探测报文。
现象:可以尝试观察日志/抓包,针对物理机给dpdk发送udp数据的场景,分析这里arp 探测报文的发送时机。(物理机可以抓包查看,dpdk测试机可以通过日志查看,应该是在接收udp报文前有一个物理机ip的arp探测报文)
5:icmp协议报文的实现
5.1:概述
icmp协议是ip层的附属协议,
ICMP 相当于网络世界的侦察兵。常用的有两种类型,主动探查的查询报文和异常报告的差错报文。
ping 命令使用查询报文,Traceroute 命令使用差错报文。
这里实现基础的ping命令的功能,
5.2:测试
1:获取已有的测试demo,同上,修改源码中设定本机的ip值,获取网卡mac地址与该ip绑定,提供arp支持(这里的ip设置要注意,注意和测试机同一网段)。
2:对网卡接收到的报文,根据ip头部协议类型解析提取icmp相关的报文,根据icmp协议头部类型,提取为ping命令对应报文,解析后获取必要信息构造icmp报文进行回复。
3:运行该demo的情况下,在测试机器上运行ping 网卡配置的ip,观察返回报文以及我们的运行日志。
5.3:测试结果
可以看到,在没有启动测试代码前,无法ping通,启动后,已经实现ping命令功能,日志上可以看到一些日志:
下一步计划:架构设计,基于dpdk,采用ringbuffer和多线程,实现udp/tcp协议栈报文相关,(实现udp/tcp协议栈,貌似前提要支持arp表的支持)。
参考课程链接:https://ke.qq.com/course/417774?flowToken=1040954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