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种实现方式:

1、axios本身属于Promise,利用函数式的then获取请求返回结果,也是最常用的,如下:

 request({
        url: '/test/XXX/XXXX',
        method: 'post',
        data: param
      }).then(ret => {
        if (ret.code === RESULT_CODE.SUCCESS) {
          this.$message.success('保存成功')
        }
      })

此处request对象是对axios做了一层封装,不用在意。此种方式的缺陷是:只能用于请求返回后只有简单操作的情形。如果返回后的操作比较多,代码就会显得臃肿,可读性差,还有一种情况,即该请求被调用的情况,由于axios没有配置为同步请求的配置项,因此无法直接将上述代码封装后直接调用,因此,引申出第二种方法:

2、async结合await

// api.js文件
// test1方法作为被调用方,被test1方法调用
export async function test1 (param) {
    // 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真正需要返回给调用方的数据,放在resolve中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 request对象是对axios的封装,不用在意
        request({
            url: '/emr/order/deleteOrder',
            method: 'post',
            data: order
        }).then(ret => {
           resolve(ret.data)
        }
      })
    })
}
// VUE文件
methods: {
    // test2作为调用方调用test1方法
    async test2 (param) {
        const data = await test1(param)
    }
}

3、引入jquery

此处就不写了,这种方式感觉挺没追求的。

Logo

华为开发者空间,是为全球开发者打造的专属开发空间,汇聚了华为优质开发资源及工具,致力于让每一位开发者拥有一台云主机,基于华为根生态开发、创新。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