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述
·
-
数据库系统DBS的组成:
- 数据库
- 硬件
- 软件
- 人员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
- 数据定义
- 数据库操作
- 数据库运行管理
- 数据的存储管理
-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等
-
数据库系统类型:
- 关系数据库系统(RDBMS):类似于“Excel表格”,数据以表格形式存储。数据结构化,表由行和列组成。支持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强调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
-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OODBMS):类似于“乐高积木”,数据以对象形式存储。
-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RDBMS):结合了RDBMS和OODBMS的特点,类似于“Excel + 乐高”,支持对象和关系模型。
RDBMS:适合结构化数据,广泛用于传统业务系统。
OODBMS:适合复杂数据,常用于需要面向对象特性的场景。
ORDBMS:结合两者优势,适合需要复杂数据类型但仍需SQL支持的应用。
-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 集中式数据库系统:所有数据库资源集中在一台计算机上。
- 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客户端负责请求和数据表示,服务器负责数据库服务。
- 并行数据库系统:使用多个物理上一起工作的CPU来提高性能。
-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这些计算机可能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
-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 数据结构
- 数据操作
- 数据的约束条件
-
数据库设计过程:
- 需求分析阶段:通过自顶向下分析系统,产出数据流图、数据字典、需求说明书,明确信息、处理和系统要求。
-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实体-联系图(E-R图),描述实体及其属性,与具体的物理实现无关。
-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即实际的表和列属性,考虑数据规范化,确定完整性约束和用户视图。
- 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根据概念设计生成物理数据库,确定数据分布、存储结构和访问方式。
- 数据库实施阶段:基于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建立数据库,编写并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进行试运行。
-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数据库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持续评价、调整和修改。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