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虚拟机规范中对垃圾收集器应该如何实现并没有任何规定,因此,不同厂商,不同版本的虚拟机所提供的垃圾收集器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并且一般都会提供参数供用户根据自己的应用特点和要求组合出各个年代所使用的收集器。这里讨论的收集器基于Sun HotSpot虚拟机1.6版。

如果两个收集器之间存在连线,就说明它们可以搭配使用。

在介绍这些收集器各自的特性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点:虽然我们是在对各个收集器进行比较,但并非为了挑选一个最好的收集器出来。因为知道现在位置还没有最好的收集器出现,更加没有万能的收集器,所有我们选择的只是对具体应用最适合的收集器。这点不需要多加解释就能证明:如果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任何场景下都使用的完美收集器存在,那么HotSpot虚拟机就没有必要实现那么多不同的收集器了。

1.Serial收集器

Serial收集器是最基本,历史最悠久的收集器,曾经(在JDK1.3.1之前)是新生代收集的唯一选择。这个收集器是一个单线程的收集器,但它的“单线程”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说明它只会用一个CPU或者一条收集线程去完成垃圾收集工作,更重要的是它进行垃圾收集的时候,必须暂停其他所有的工作线程(Sun 将这件事情称为“Stop The World”),直到它收集结束。“stop The World”这个名字也许听起来很酷,但这项工作实际上是由虚拟机在后台自动发起和自动完成的,在用户不可见的情况下把用户的正常工作的线程全部停掉,这对很多应用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你想想,要是你的电脑每运行一个小时就会暂停响应5分钟,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图3-6示意了Serial/Serial Old收集器的运行过程。

 

                                   图3——6

对于“Stop The World”带给用户的恶劣体验,虚拟机的设计者们表示完全理解,但也表示非常委屈:“你妈妈在给你打扫房间的时候,肯定也会让你老老实实地在椅子上或房间外待着,如果她一边打扫,你一边乱扔纸屑,这房间还能打扫完吗?”这确实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矛盾,虽然垃圾收集这项工作听起来和打扫房间属于一个性质的,但实际上肯定还要比打扫房间复杂得多啊!

从JDK1.3开始,一直到现在,HotSpot虚拟机开发团队为消除或减少工作线程因内存回收而导致停顿的努力一直在进行着,从Serial收集器到Parallel收集器,再到Concurrent Mark Sweep(CMS),Garbage First(G1)收集器,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越来越优秀(也越来越复杂)的收集器的出现,用户线程的停顿时间在不断缩短,但是仍然没有办法完全消除(这里暂不包括RTSJ中的收集器)。寻找更优秀的垃圾收集器的工作仍在继续!

写到这里,看似Serial收集器描述成一个老而无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但实际到现在为止,它依然是虚拟机运行在Client模式下的默认新生代收集器。它有着优于其他收集器的地方:简单而高效(与其他收集器的单线程比),对于限定单个CPU的环境来说,Serial收集器由于线程交互的开销,专心做垃圾收集自然可以获得最高的单线程收集效率。在用户的桌面应用场景中,分配给虚拟机管理的内存一般来说不会很大,收集几十兆甚至一两百兆的新生代(仅仅是新生代使用的内存,桌面应用不会再大了),停顿时间完全可以控制在几十毫秒以内,只要不是频繁发生,这点停顿是可以,这点停顿是可以接受的。所以,Serial收集器对于运行在Client模式下的虚拟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ParNew收集器

ParNew收集器其实就是Serial收集器的多线程版本,除了采用多线程进行垃圾收集外,其余行为包括Serial收集器可用的所有控制参数(例如:-XX:SurvivorRatio -XX:Pretenure-SizeThreshold -XX:HandlePromotionFailure等),收集算法,Stop The World,对象分配规则,回收策略等都与Serial收集器完全一样,实现上这两种收集器也共用了相当多的代码。ParNew收集器的工作过程如图3-7所示:


                                                                             图3-7

ParNew收集器除了多线程收集之外,其他与Serial收集器相比并没有太多创新之处,但它却是许多运行在Server模式下的虚拟机中首选的新生代收集器,其中有一个与性能无关但很重要的原因是,除了Serial收集器外,目前只有它能与CMS收集器配合工作。在JDK1.5时期,HotSpot推出了一款在强交互应用中几乎可称为有划时代意义的垃圾收集器——CMS收集器(Concurent Mark Sweep,本节稍后将详细介绍这款收集器),这款收集器是HotSpot虚拟机中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并发(Concurrent)收集器,它第一次实现了让垃圾收集线程与用户线程(基本上)同时工作,用前面的那个例子的话来说,就是做到了在你妈妈打扫房间的时候你还能同时往地上扔纸屑。

不幸的是,它作为老年代的收集器,却无法与JDK1.4.0中已经存在的新生代收集器ParallelScavenge 配合工作,所以在JDK1.5中使用CMS来收集老年代的时候,新生代只能选择ParNew或Serial收集器中的一个。ParNew收集器也是使用-XX:+UseConcMarkSweepGC选项后的默认新生代收集器,也可以使用-XX:+UseParNewGC选项来强制指定它。

ParNew收集器在单CPU的环境中绝对不会有比Serial收集器更好的效果,甚至由于存在线程交互的开销,该收集器在通过超线程技术实现的两个CPU环境中都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能超越Serial收集器。当然随着可以使用的CPU的数量的增加,它对于GC时系统资源的利用还是很有好处的。它默认开启的收集线程数与CPU的数量相同,在CPU非常多(譬如32个,现在CPU动辄就4核加超线程,服务器超过32个逻辑CPU的情况越来越多了)的环境下,可以使用-XX:ParallelGCThreads参数来限制垃圾收集的线程数。

注意:从ParNew收集器开始,后面还将会接触到几款并发和并行的收集器。在大家可能产生疑惑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两个名词,并发和并行。这两个名词都是并发变成中的概念,在谈论垃圾收集器的上下文语境中,它们可以解释为:

并行(Parallel):指多条垃圾收集线程并行工作,但此时用户线程仍然处于等待状态。

并发(Concurrent):指用户线程与垃圾收集线程同时执行(但不一定是并行的,可能会交替执行),用户程序继续运行,而垃圾收集程序运行于另个CPU上。

3.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也是一个新生代收集器,它也是使用复制算法的收集器,又是并行的多线程收集器······看上去和ParNew都一样,那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的特点是它的关注点与其他收集器不同,CMS等收集器的关注点与其他收集器不同,CMS等收集器的关注点尽可能地缩短垃圾收集时用户线程的停顿时间,而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的目标则是达到一个可控制的吞吐量(Throughput)。所谓吞吐量就是CPU用于运行用户代码的时间与CPU总消耗时间的比值,即吞吐量=运行用户的时间/(运行用户代码时间+垃圾收集时间),虚拟机总共运行了100分钟,其中垃圾收集花掉1分钟,那吞吐量就是99%。

停顿时间越短就越适合需要与用户交互的程序,良好的响应速度能提升用户的体验;而高吞吐量则可以最高效率低利用CPU时间,尽快地完成程序的运算任务,主要适合在后台运算而不需要太多交互的任务。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提供了两个参数用于精确控制吞吐量,分别是控制最大垃圾收集停顿时间的-xx:MaxGCPauseMills参数及直接设置吞吐量大小的-XX:GCTimeRatio参数。

MaxGCPauseMills参数允许的值是一个大于0的毫秒数,收集器将尽力保证内存回收花费的时间不超过设定值。不过大家不要异想天开的认为如果把这个参数的值设置的少校一点就能使得系统的垃圾收集速度变得更快,GC停顿时间缩短是以牺牲吞吐量和新生代空间来换取的:系统把新生代调小一些,收集300M新生代肯定比手机500M快些吧,这也直接导致垃圾收集发生得更频繁一些,原来10秒收集一次,每次停顿100毫秒,现在变成5秒收集一次,每次停顿70毫秒。停顿时间的确在下降,但吞吐量也降下来了。

GCTimeRatio参数的值应当是一个大于0小于100的整数,也就是垃圾收集时间占总时间的比率,相当于吞吐量的倒数。如果把此参数设为19,那允许的最大GC时间就占总时间的5%(即1/(1+19)),默认值为99,就是允许最大1%(即1/(1+99))的垃圾收集时间。

由于与吞吐量关系密切,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也经常被称为“吞吐量优先”收集器。除是上述两个参数外,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还有一个参数-XX:+UseAdaptiveSizePolicy值得关注。这个一个开关参数,当这个参数打开之后,就不需要手工指定新生代的大小(-Xmn),Eden与Survivor区的比例(-XX:SurvivorRatio),晋升老年代对象年龄(-XX:PretenureSizeThreshold)等细节参数了,虚拟机会根据当前系统的运行情况收集性能监控信息,动态调整这些参数以提供最合适的停顿时间或最大的吞吐量,这种体哦阿姐方式称为GC自适应的调节策略(GC Ergonomics)。

如果读者对于收集器运作原理不太了解,手工优化存在困难的时候,使用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配合自适应调节策略,把内存管理的调优任务交给虚拟机去完成将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只需要把基本的内存数据设置好(如-Xmx设置最大堆),然后使用MaxGCPauseMills参数(更关注最大停顿时间)或GCTimeRatio参数(更关注吞吐量)给虚拟机设立一个优化目标,那具体细节参数的调节工作就由虚拟机完成了。自适应调节策略也是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与ParNew收集器的一个重要区别。

4.Serial Old收集器


Serial Old是Serial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它同样是一个 单线程收集器,使用“标记-整理”算法。这个收集器的主要意义也是被Client模式下的虚拟机使用。如果在Server模式下,它主要还有两大用途:一个是在JDK1.5及之前的版本中与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搭配使用,另外一个就是作为CMS收集器的后备预案,在并发收集发生Concurrent Mode Failure的时候使用。这两点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讲解。Serial Old收集器的goon工作过程如图3-8所示。

                                    图3——8

5.Parallel Old收集器

Parallel Old是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使用多线程和“标记-整理”算法。这个收集器是在JDK1.6中才开始提供的,在此之前,新生代的Parallel Scavenge 收集器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原因是,如果新生代选择了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老年代除了SerialOld(PS MarkSweep)收集器外别无选择(还记得上面说过Paralel Scavenge收集器无法与CMS收集器配合工作吗?)。由于单线程的老年代Serial Old收集器在服务端应用性能上的”拖累“,即便是用了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也未必能在整体应用上获得吞吐量最大化的效果,又因为老年代收集中无法充分利用服务器多CPU的处理能力,在老年代很大而且硬件比较高级的环境中,这种组合的吞吐量甚至还不一定有ParNew加CMS的组合“给力”。

知道Parallel Old收集器出现后,“吞吐量优先”收集器终于有了比较名副其实的应用组合,在注重吞吐量及CPU资源敏感的场合,都可以优先考虑Parallel Scavenge加Parallel Old收集器。 Parallel Old收集器的工作过程如图3-9:


                                图3——9

6.CMS收集器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是一种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目前很大一部分的Java应用都集中在互联网或B/S系统的服务端上,这类应用尤其重视服务的响应速度,希望系统停顿时间最短,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体验。CMS收集器就非常符合这类应用的需求。

从名字(包含“Mark Sweep”)上就可以看出CMS收集器是基于”标记-清除“算法的,它的运作过程相对于前面集中收集器来说要更复杂一些,整个过程分为4个步骤,包括:

  • 初始标记(CMS initial mark)
  • 并发标记(CMS concurent mark)
  • 重新标记(CMS remark)
  • 并发清除(CMS concurrent sweep)

其中初始标记,重新标记这两个步骤仍然需要“Stop The World”。初始标记仅仅只是标记一下GC Roots Tracing的过程,而重新标记阶段则是为了修正并发标记期间,因用户程序继续运作而导致标记产生变动的那一部分对象的标记记录,这个阶段的停顿时间一般会比初始标价阶段稍长一些,但远比并发标记时间短。

由于整个过程中耗时最长的并发标记和并发清除过程中,收集器线程都可以与用户线程一起工作,所以总体上来说,CMS收集器的内存回收过程是与用户线程一起并发执行的。通过图3——10可以比较清除的看到CMS收集器的运作步骤中并发需要停顿的时间。

CMS是一款优秀的收集器,他的最主要优点在名字上已经体现出来了:并发收集,低停顿,Sun的一些官方文档里面也称之为并发低停顿收集器(Concurrent  Low Pause Collector)。但是CMS还远达不到完美的程度,他有以下三个下显著的缺点:

  • CMS收集器对CPU资源非常敏感。其实,面向并发设计的程序都对CPU资源比较敏感。在并发阶段,它虽然不会导致用户线程停顿,但是会因为占用了一部分线程(或者说CPU资源)而导致应用程序变慢,总吞吐量会降低。CMS默认启动的回收线程数是(CPU + 3)/4,也就是当CPU在4个以上时,并发回收时垃圾收集线程最多占用哦个不超过25%的CPU资源。但是当CPU不足4个时(譬如两个),那么CMS对用户程序的影响可能变得很大,如果CPU负载本来就较大的时候还分出一半的运算能力去执行收集器线程,就可能导致用户程序的执行速度忽然降低了50%,这也很让人受不了。
  • CMS收集器无法处理浮动垃圾(Floating Garbage),可能出现“Concurrent Mode Failure”失败而导致另一个Full GC的产生。鱼鱼CMS并发清理阶段用户线程还在运行着,伴随程序的运行自然还会有新的垃圾不断产生,这一部分垃圾出现在标记过程之后,CMS无法在本次收集中处理掉它们,只好留待下一次GC时再将其清理掉。这一部分垃圾就称为“浮动垃圾”。也是由于在垃圾收集阶段用户线程还需要运行,即还需要预留足够的内存空间给用户线程使用,因此CMS收集器不能像其他收集器那样等到老年代几乎完全被填满了再进行收集,需要预留一部分空间提供并发收集时的程序运作使用。在默认设置下,CMS收集器在老年代使用了68%的空间后就会被激活,这是一个偏保守的设置,如果在应用中老年代增长不是太快,可以适当调高参数-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的值来提高出发百分比,以便降低内存回收次数以获取更好的性能。要是CMS运行期间预留的内存无法满足程序需要就会出现一次“Conturrent Mode Failure”失败,这时候虚拟机将启动后备预案:临时启动Serial Old收集器来重新进行老年代的收集,这样停顿时间就很长了。所以说参数-XX:CMSInitiationgOccupancyFraction设置得太高将会很容易导致大量“Concurrent Mode Failure”失败,性能反而降低。
  • 还有最后一个缺点,在本节开头说过,CMS是一款基于“标记-清除”算法实现的收集器,如果读者对前面这种算法介绍还有印象的话,就可能想到这意味着收集结束时会产生大量空间碎片。空间碎片过多时,将会给大对象分配带来很大的麻烦,往往会出现老年代还有很大的空间剩余,但是无法找到足够大的连续空间来分配当前对象,不得不提前触发一个Full GC。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MS收集器提供了一个-XX:+UserCMSCompactAtFullCoolection开关参数,用于在“享受”完Full GC服务之后额外免费附送一个碎片整理过程,内存整理的过程是无法并发的。空间碎片问题没有了,但停顿时间不得不变长了。虚拟机设计者们还提供了另外一个参数:-XX:CMSFullGCBeforeCompaction,这个参数用于设置多少次不压缩的Full GC后,跟着来一次带压缩的。


7.G1收集器

G1(Garbage First)收集器是当前收集器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成果,在JDK1.6中提供了Early Acess版本的G1收集器以供试用。

G1收集器垃圾收集器理论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与前面的CMS收集器相比有两个显著的改进:一是G1收集器是基于“标记-整理”算法实现的收集器,也就是说它不会产生空间碎片,这对于长时间运行的应用系统来说非常重要。二是它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停顿,既能让使用者明确指定在一个长度为M毫秒的时间片内,消耗在垃圾收集上的时间不得超过N毫秒,这几乎已经是实时Java(RTSJ)的垃圾收集器的特征了。

G1收集器可以实现在基本不牺牲吞吐量的前提下完成低停顿的内存回收,这是由于它能够极力地避免全区域的垃圾收集,之前的收集器进行收集的范围都是整个新生代或老年代,而G!将整个java堆(包括新生代,老年代)划分为多个大小固定的独立区域(Region),并且跟踪这些区域里面的垃圾堆积程度,在后台维护一个优先列表,每次根据允许的收集时间,优先回收垃圾最多的区域(这就是Garbage First)的由来。区域划分及有优先级的区域回收,保证了G1收集器在优先的时间内可以获得最高的收集效率。

垃圾收集器参数总结

JDK1.6中的各种垃圾收集器到此已经全部介绍完毕,在描述过程中提到了很多虚拟机飞稳定的运行参数。下表整理了以供参考:



Logo

华为开发者空间,是为全球开发者打造的专属开发空间,汇聚了华为优质开发资源及工具,致力于让每一位开发者拥有一台云主机,基于华为根生态开发、创新。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