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me Kafka收集Docker容器内分布式日志应用实践
1 背景和问题随着云计算、PaaS平台的普及,虚拟化、容器化等技术的应用,例如Docker等技术,越来越多的服务会部署在云端。通常,我们需要需要获取日志,来进行监控、分析、预测、统计等工作,但是云端的服务不是物理的固定资源,日志获取的难度增加了,以往可以SSH登陆的或者FTP获取的,现在可不那么容易获得,但这又是工程师迫切需要的,最典型的场景便是:上线过程中,一切都在GUI化的PaaS平台点点
1 背景和问题
随着云计算、PaaS平台的普及,虚拟化、容器化等技术的应用,例如Docker等技术,越来越多的服务会部署在云端。通常,我们需要需要获取日志,来进行监控、分析、预测、统计等工作,但是云端的服务不是物理的固定资源,日志获取的难度增加了,以往可以SSH登陆的或者FTP获取的,现在可不那么容易获得,但这又是工程师迫切需要的,最典型的场景便是:上线过程中,一切都在GUI化的PaaS平台点点鼠标完成,但是我们需要结合tail -F、grep等命令来观察日志,判断是否上线成功。当然这是一种情况,完善的PaaS平台会为我们完成这个工作,但是还有非常多的ad-hoc的需求,PaaS平台无法满足我们,我们需要日志。本文就给出了在分布式环境下,容器化的服务中的分散日志,如何集中收集的一种方法。
2 设计约束和需求描述
做任何设计之前,都需要明确应用场景、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2.1 应用场景
分布式环境下可承载百台服务器产生的日志,单条数据日志小于1k,最大不超过50k,日志总大小每天小于500G。
2.2 功能需求
1)集中收集所有服务日志。
2)可区分来源,按服务、模块和天粒度切分。
2.3 非功能需求
1)不侵入服务进程,收集日志功能需独立部署,占用系统资源可控。
2)实时性,低延迟,从产生日志到集中存储延迟小于4s。
3)持久化,保留最近N天。
4)尽量递送日志即可,不要求不丢不重,但比例应该不超过一个阈值(例如万分之一)。
4)可以容忍不严格有序。
5)收集服务属于线下离线功能,可用性要求不高,全年满足3个9即可。
3 实现架构
一种方案实现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3.1 Producer层分析
PaaS平台内的服务假设部署在Docker容器内,那么为了满足非功能需求#1,独立另外一个进程负责收集日志,因此不侵入服务框架和进程。采用Flume NG来进行日志的收集,这个开源的组件非常强大,可以看做一种监控、生产增量,并且可以发布、消费的模型,Source就是源,是增量源,Channel是缓冲通道,这里使用内存队列缓冲区,Sink就是槽,是个消费的地方。容器内的Source就是执行tail -F这个命令的去利用linux的标准输出读取增量日志,Sink是一个Kafka的实现,用于推送消息到分布式消息中间件。
3.2 Broker层分析
PaaS平台内的多个容器,会存在多个Flume NG的客户端去推送消息到Kafka消息中间件。Kafka是一个吞吐量、性能非常高的消息中间件,采用单个分区按照顺序的写入的方式工作,并且支持按照offset偏移量随机读取的特性,因此非常适合做topic发布订阅模型的实现。这里图中有多个Kafka,是因为支持集群特性,容器内的Flume NG客户端可以连接若干个Kafka的broker发布日志,也可以理解为连接若干个topic下的分区,这样可以实现高吞吐,一来可以在Flume NG内部做打包批量发送来减轻QPS压力,二来可以分散到多个分区写入,同时Kafka还会指定replica备份个数,保证写入某个master后还需要写入N个备份,这里设置为2,没有采用常用的分布式系统的3,是因为尽量保证高并发特性,满足非功能需求中的#4。
3.3 Consumer层分析
消费Kafka增量的也是一个Flume NG,可以看出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可以接入任意的数据源,都是可插拔的实现,通过少量配置即可。这里使用Kafka Source订阅topic,收集过来的日志同样先入内存缓冲区,之后使用一个File Sink写入文件,为了满足功能需求#2,可区分来源,按服务、模块和天粒度切分,我自己实现了一个Sink,叫做RollingByTypeAndDayFileSink,源代码放到了github上,可以从这个页面下载jar,直接放到flume的lib目录即可。
4 实践方法
4.1 容器内配置
Dockerfile
Dockerfile是容器内程序的运行脚本,里面会含有不少docker自带的命令,下面是要典型的Dockerfile,BASE_IMAGE是一个包含了运行程序以及flume bin的镜像,比较重要的就是ENTRYPOINT,主要利用supervisord来保证容器内进程的高可用。
FROM ${BASE_IMAGE}
MAINTAINER ${MAINTAINER}
ENV REFRESH_AT ${REFRESH_AT}
RUN mkdir -p /opt/${MODULE_NAME}
ADD ${PACKAGE_NAME} /opt/${MODULE_NAME}/
COPY service.supervisord.conf /etc/supervisord.conf.drvice.supervisord.conf
COPY supervisor-msoa-wrapper.sh /opt/${MODULE_NAME}/supervisor-msoa-wrapper.sh
RUN chmod +x /opt/${MODULE_NAME}/supervisor-msoa-wrapper.sh
RUN chmod +x /opt/${MODULE_NAME}/*.sh
EXPOSE
ENTRYPOINT ['/usr/bin/supervisord', '-c', '/etc/supervisord.conf']
下面是supervisord的配置文件,执行supervisor-msoa-wrapper.sh脚本。
[program:${MODULE_NAME}]
command=/opt/${MODULE_NAME}/supervisor-msoa-wrapper.sh
下面是supervisor-msoa-wrapper.sh,这个脚本内的start.sh或者stop.sh就是应用程序的启动和停止脚本,这里的背景是我们的启停的脚本都是在后台运行的,因此不会阻塞当前进程,因此直接退出了,Docker就会认为程序结束,因此应用生命周期也结束,这里使用wait命令来进行一个阻塞,这样就可以保证即使后台运行的进程,我们可以看似是前台跑的。
这里加入了flume的运行命令,–conf后面的参数标示会去这个文件夹下面寻找flume-env.sh,里面可以定义JAVA_HOME和JAVA_OPTS。–conf-file指定flume实际的source、channel、sink等的配置。
#! /bin/bash
function shutdown()
{
date
echo 'Shutting down Service'
unset SERVICE_PID # Necessary in some cases
cd /opt/${MODULE_NAME}
source stop.sh
}
## 停止进程
cd /opt/${MODULE_NAME}
echo 'Stopping Service'
source stop.sh
## 启动进程
echo 'Starting Service'
source start.sh
export SERVICE_PID=$!
## 启动Flume NG agent,等待4s日志由start.sh生成
sleep 4
nohup /opt/apache-flume-1.6.0-bin/bin/flume-ng agent --conf /opt/apache-flume-1.6.0-bin/conf --conf-file /opt/apache-flume-1.6.0-bin/conf/logback-to-kafka.conf --name a1 -Dflume.root.logger=INFO,console &
# Allow any signal which would kill a process to stop Service
trap shutdown HUP INT QUIT ABRT KILL ALRM TERM TSTP
echo 'Waiting for $SERVICE_PID'
wait $SERVICE_PID
Flume配置
source本应该采用exec source,执行tailf -F日志文件即可。但是这里使用了一个自行开发的StaticLinePrefixExecSource,源代码可以在github上找到。之所以采用自定义的,是因为需要将一些固定的信息传递下去,例如服务/模块的名称以及分布式服务所在容器的hostname,便于收集方根据这个标记来区分日志。如果这里你发现为什么不用flume的拦截器interceptor来做这个工作,加入header中一些KV不就OK了吗?这是个小坑,我后续会解释一下。
例如原来日志的一行为:
按照如下配置,那么实际传递给Channel的日志为:
channel使用内存缓冲队列,大小标识可容乃的日志条数(event size),事务可以控制一次性从source以及一次性给sink的批量日志条数,实际内部有个timeout超时,可通过keepAlive参数设置,超时后仍然会推送过去,默认为3s。
sink采用Kafka sink,配置broker的list列表以及topic的名称,需要ACK与否,以及一次性批量发送的日志大小,默认5条一个包,如果并发很大可以把这个值扩大,加大吞吐。
4.2 Broker配置
参考Kafka官方的教程,这里新建一个名称叫做keplerlog的topic,备份数量为2,分区为4。
制造一些增量信息,例如如下脚本,在终端内可以随便输入一些字符串:
打开另外一个终端,订阅topic,确认可以看到producer的输入的字符串即可,即表示联通了。
4.3 集中接收日志配置
Flume配置
首先source采用flume官方提供的KafkaSource,配置好zookeeper的地址,会去找可用的broker list进行日志的订阅接收。channel采用内存缓存队列。sink由于我们的需求是按照服务名称和日期切分日志,而官方提供的默认file roll sink,只能按照时间戳,和时间interval来切分。
定制版RollingByTypeAndDayFileSink
源代码见github。RollingByTypeAndDayFileSink使用有两个条件:
1)Event header中必须有timestamp,否则会忽略事件,并且会抛出{@link InputNotSpecifiedException}
2)Event body如果是按照##$$##分隔的,那么把分隔之前的字符串当做模块名称(module name)来处理;如果没有则默认为default文件名。
输出到本地文件,首先要设置一个跟目录,通过sink.directory设置。其次根据条件#2中提取出来的module name作为文件名称前缀,timestamp日志作为文件名称后缀,例如文件名为portal.20150606或者default.20150703。
规整完的一个文件目录形式如下,可以看出汇集了众多服务的日志,并且按照服务名称、时间进行了区分:
不得不提的两个坑
坑1
回到前两节提到的自定义了一个StaticLinePrefixExecSource来进行添加一些前缀的工作。由于要区分来源的服务/模块名称,并且按照时间来切分,根据官方flume文档,完全可以采用如下的Source拦截器配置。例如i1表示时间戳,i2表示默认的静态变量KV,key=module,value=portal。
但是flume官方默认的KafkaSource(v1.6.0)的实现:
可以看出自己重写了Event header中的KV,丢弃了发送过来的header,因为这个坑的存在因此,tailf -F在event body中在前面指定模块/服务名称,然后RollingByTypeAndDayFileSink会按照分隔符切分。否则下游无法能达到KV。
坑2
exec source需要执行tail -F命令来通过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一行一行的读取,但是如果把tail -F封装在一个脚本中,脚本中再执行一些管道命令,例如tail -F logback.log | awk ‘{print 'portal##$$##'$0}’,那么exec source总是会把最近的输出丢弃掉,导致追加到文件末尾的日志有一些无法总是“姗姗来迟”,除非有新的日志追加,他们才会被“挤”出来。这个问题比较诡异。暂时没有细致研究。以示后人不要采坑。
5 结语
从这个分布式服务分散日志的集中收集方法,可以看出利用一些开源组件,可以非常方便的解决我们日常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而这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工程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对于其不满足需求的,需要具备有钻研精神,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去做一些ad-hoc工作,才可以更加好的leverage这些组件。
另外,日志的收集只是起点,利用宝贵的数据,后面的使用场景和想象空间都会非常大,例如
1)利用Spark streaming在一个时间窗口内计算日志,做流量控制和访问限制。
2)使用awk脚本、scala语言的高级函数做单机的访问统计分析,或者Hadoop、Spark做大数据的统计分析。
3)除了端口存活和语义监控,利用实时计算处理日志,做ERROR、异常等信息的过滤,实现服务真正的健康保障和预警监控。
4)收集的日志可以通过logstash导入Elastic Search,使用ELK方式做日志查询使用。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