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原来你就是这么KISS---ArchLinux基本系统到XFCE4桌面搭建【转载】
出处:http://bbs.kafan.cn/thread-1371928-1-1.html本帖最后由 种过一豆 于 2012-9-15 12:45 编辑启动虚拟机:启动虚拟机,选择对应的选项,可以在虚拟机里面安装64位系统又有这个欲望的选第二个进去 磁盘规划从光驱启动完毕后首先进行磁盘规划键入cfdisk 弹出的界面
出处:http://bbs.kafan.cn/thread-1371928-1-1.html
本帖最后由 种过一豆 于 2012-9-15 12:45 编辑 启动虚拟机: 启动虚拟机,选择对应的选项,可以在虚拟机里面安装64位系统又有这个欲望的选第二个进去 磁盘规划 从光驱启动完毕后首先进行磁盘规划 键入cfdisk 弹出的界面选 New 因为这里磁盘规划只有三个分区,所以接下来统一用主分区的形式,选Primary,如果磁盘规划超过4个分区的,规划完3个主分区之后自行调整剩下的空间为扩展分区,然后在扩展分区里面再进行剩余磁盘规划操作 boot 规划100M就很够了 选Beginning 按一下Bootable,激活当前boot所在分区/dev/sda1,之后可以看到sda1的flags标记下面有个boot 光标移动到free space ,选 New 规划swap 交换分区 类型主分区,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不喜欢的可以选逻辑分区,大小给1G差不多,多了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选Beginning 移动到Type选项回车 磁盘类型选择82 光标移动到free space 把剩下的空间全部给根节点 移动到write选项回车 输入yes保存刚才所做的分区更改 移动到quit选项完成磁盘分区规划操作 |
boot 所在的磁盘分区sda1 用ext2文件系统,当然用其他文件系统也可以
键入 mkfs.ext2 /dev/sda1
根节点所在分区sda3 用主流的ext4文件系统即可
键入 mkfs.ext4 /dev/sda3
交换分区
键入 mkswap /dev/sda2
激活交换分区
键入 swapon /dev/sda2
挂载磁盘到AIS Bash安装脚本支持的 mnt 目录:
先挂载根节点
键入 mount /dev/sda3 /mnt
mnt 目录下面创建boot目录用来挂载 boot所在的分区
挂载boot所在分区到 mnt下面的boot目录
键入 mount /dev/sda1 /mnt/boot
安装基本系统:
键入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syslinux vim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一般来说base就够了,不过后期安装软件基本上会用到base-devel,所以把这个系统软件包组也选上;syslinux是引导程序包(可以根据习惯调整为grub2),双系统情况下,如果物理机器上不想用syslinux覆盖磁盘mbr来引导的,可以通过grub4dos之类的引导linux,具体google一大把;vim是编辑软件,仅仅是为了方便安装完基本系统后编辑配置文件,如果不喜欢的可以用nano 或者安装其他编辑工具
回车后会自动查找源,下载软件包,安装
键入 pacstrap -i /mnt net-tools
也许大多数人对ifconfig这种网络配置命令比较习惯,那么请安装net-tools软件包,而且安装可以添加 i 参数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交互式安装,这样就不会像上面一样自动下载安装,这里可以不执行,不影响系统搭建
用AIS脚本自动生成fstab,也就是当前磁盘挂载情况的文件
键入 genfstab -p /mnt >> /mnt/etc/fstab
>> 是Unix Like下面常见的重定向符号
chroot到刚才安装完毕的基本系统,进行最基础的系统配置
键入 archroot /mnt
进入到新环境以后的情况,可以看到终端前面的提示符已经发生了变化
基本系统配置:
设置系统支持的locale,只需要找到en_US 以及zh_CN开头的,然后把注释符号#去掉即可
键入 vim /etc/locale.gen
保存退出
执行locale-gen
设置系统默认的locale,这里决定了进入桌面后是英文界面还是中文界面,我习惯了英文界面,所以设置如下图2所示,喜欢中文界面的可以简单设置为LANG=zh_CN.UTF-8
键入 vim /etc/locale.conf 添加适合自己的locale
设置主机名
键入 vim /etc/hostname 里面添加自己喜欢的名称,这里演示输入zhongguoyidou,请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改
修改 hosts文件,添加刚才设置的主机名
键入 vim /etc/hosts
设置时区为亚洲/上海
键入 ln -s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创建一个软链接即可
vim /etc/timezone
添加Asia/Shanghai 这一行后保存退出
多系统的可以设置为本地时间,避免出现系统切换时间8小时之差的情况
键入 hwclock --systohc --localtime
创建ramdisk
键入 mkinitcpio -p linux 如果不满意默认配制的自行根据需要修改 /etc/mkinitcpio.conf 再执行此命令创建,一般来说默认即可
检查syslinux的配置文件是否正确
键入 vim /boot/syslinux/syslinux.cfg 如果分区规划跟我一样的可以不检查也行,默认的就可以.其他自行检查append root=/dev/sdax 这行的sdax ----- 设置为正确的根节点所在分区即可
安装syslinux启动管理器,以便实现ArchLinux的顺利启动
键入 syslinux-install_update -iam
为root超级用户添加密码
键入 passwd 输入密码需要两遍以确认是否一致,且密码不会显示在屏幕上
退出当前系统环境
键入 exit
返回到安装镜像启动所在的系统环境
键入
umount /mnt/boot
umount /mnt/
reboot
关机并且从磁盘引导系统
重起后的系统初始选择界面
启动系统后要求输入用户名以及密码
键入 root
输入密码
顺利进入系统
安装X桌面环境:
这里以xfce4这个折中的桌面套件来演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他桌面套件或者窗口管理器,接下来不配过多的图,主要叙述一下软件包安装相关指令
进入系统后首先更新软件包相关数据,如果提示有更新先更新一下软件
键入 pacman -Syu
安装显卡驱动,这里因为是w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安装的,安装xf86-video-vmware驱动即可
键入 pacman -S xf86-video-vmware
安装完显卡驱动再安装键鼠驱动,xorg相关软件包以及安装一个终端
键入
pacman -S xf86-input-evdev
pacman -S xorg-server xorg-server-utils xorg-xinit
pacman -S xterm
安装声卡驱动
键入
pacman -S alsa-utils
安装XFCE4 桌面套件
键入
pacman -S xfce4
出现的软件包组选择全部即可
安装登陆管理器,这样不需要手动去输入启动X的命令,登陆管理器也有很多,这里选一个常见的gdm
键入
pacman -S gdm
安装sudo,让普通用户无需切换执行一些root用户指令
键入
pacman -S sudo
安装中文字体
键入
pacman -S wqy-zenhei
添加一个普通用户,比如这里的kafan_zhongguoyidou,具体的其他参数自己google
键入 useradd -m -s /bin/bash kafan_zhongguoyidou
添加完毕为普通用户设定一个密码
键入
passwd kafan_zhongguoyidou
为刚才添加的普通用户添加sudo的相关权限,这里只做一点简要设置,其他自己参阅
键入 visudo
找到图示中root那行,添加图示一行
添加gdm alsa ...守护进程
键入 vim /etc/rc.conf 如图示添加
保存退出重起系统
键入 reboot
到登陆界面会弹出登陆对话框,选择普通用户,输入密码,会话选xfce
进入桌面后可以看到辛苦搭建起来的基本系统,很是清新
这个时候系统是进来了,不过还需要安装一个顺手的浏览器+中文输入法
打开终端
键入 sudo pacman -S firefox fcitx fcitx-gtk2 fcitx-gtk3 fcitx-qt 因为这里是普通用户,执行安装命令需要加sudo
接着配制中文输入法
键入 vim ~/.profile
添加图示几行
最后注销或者重起一下,可以上kafan了,也能够输入中文啦
这张是中文界面的图,怎么修改中文界面上面已经提到过,没看到的反过去找一下 - -!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