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取消和svn关联_结合返回、取消、关闭的交互逻辑谈 Push & Pop 与 Present & Dismiss...
?页面跳转中的返回、取消、关闭在聊 push& pop,present & dismiss 两种页面跳转方式之前,我们先捋一下移动端里在页面跳转场景下,返回、取消和关闭这三种交互逻辑的使用场景,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push& pop,present & dismiss 。首先,从字面意思再认识一下这三个词:「返回」:指回到一个地方或状况或从...
·
?页面跳转中的返回、取消、关闭
在聊 push & pop,present & dismiss 两种页面跳转方式之前,我们先捋一下移动端里在页面跳转场景下,返回、取消和关闭这三种交互逻辑的使用场景,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push & pop,present & dismiss 。
首先,从字面意思再认识一下这三个词:
「返回」:指回到一个地方或状况或从一个地方或状况回来的行动。
「取消」: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
「关闭」:指企业、商店或学校等歇业或停办,关闭的主体也可以是虚拟的如论坛、网站等。
以上,我们可以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了。 1. 对于「返回」—— 回到某一任务流程上一步。 这个行为需要有一个“路径”的存在,即需要在两点之间发生运动,才会有「返回」行为的产生,具有连续性。 例:去教室上课的路上发现作业没带,“返回”宿舍去取。 2. 对于「取消」—— 终止一个当前可执行的动作。 意味着一个行为的“中断”,即后续本应该还有行为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行为终止了。 例:年初买了去英国的机票打算4月份请年假去旅游,没想到发生了疫情这样严重的事,无奈只能“取消”行程。 3. 对于「关闭」—— 退出一个场景或功能。 现实生活中关闭门窗、关闭商场等,网络中关闭页面、关闭弹窗等,虽然这些行为所在的“场”和“空间”不一样,但是关闭行为的特征都是相同的——将一个原本敞开、暴露给用户的“通道”闭合。为什么用“通道”形容,因为对用户的访问是有纵深感的:打开的大门可以任意进出,打开的网页可以让用户徜徉海海内容之中…一旦将这些对象「关闭」,那么这一切都无法再访问。现实生活中,被关闭的事物虽然无法访问,但能看到关闭的那个屏障。而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是,在互联网界面中,被关闭的页面看不到。关闭行为不具备连续性,且行为发生较为独立,和之前、之后的操作都没有依赖性。 由此,我们可以梳理出返回、取消、关闭各自的特点: 返回1. 具有连续性,遵从页面的层级顺序
2. 具有整体性,在产品功能页面关联性较强的功能中,“返回”通过“返回”将产品功能步骤串联起来,为各个页面建立联系
取消
1. 后续还有行为未完成,强调中途“放弃”这一行为 2. 应用于有一系列操作行为的页面中关闭
1. 具有独立性,与产品当前页面内容无关,如小程序 2. 非连续性,“关闭”为一个行为,操作后立即发生,与上一层级页面无直接关系 3. 行为已结束,用“关闭”而非“取消” 4. 有时候会用“ x ”按钮代表关闭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时候,「取消」和「关闭」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在一些场景下其实并没有明确区分「取消」和「关闭」。但是,我们还是 建议 :当页面的承载功能仅为浏览查看作用时,使用「关闭」;带有操作性功能(编辑、分享、新建)的场景下用「取消」。 下图中可以发现,微信在两个相似场景下分别使用了「取消」和「关闭」两种方式,其实这两个场景下用「取消」或「关闭」都是可以的,你可以理解为用户想要 「关闭」 加载完成的好友列表,也可以理解为用户打算 「取消」 当前操作。不过,虽然用语的不同并没有对用户的使用产生较大的摩擦,但从严谨性来说,同一产品内并未做到很好的统一。钉钉同样是发起群聊功能,采用的则是与微信不同的「取消」。 (个人思考:在发起群聊操作中,采用“取消”的原因是否是考虑到和右边的“完成”按钮相呼应呢?) 下面我对以上三种交互逻辑的一般情况各找了2种实际场景,可以感受一下,先做一个简单说明: 「返回」—— 从当前页面切换到了子页面,当前页面和子页面是有清晰的逻辑顺序的; 「取消」—— 支付宝中,在好友聊天窗口里,点击“转账”进入转账页面,想要放弃转账时,点击“取消”退出转账页面;知乎中,点击“写文章”进入文本编辑页面,想要放弃编辑时,点击“取消”退出文本编辑页面(知乎会自动保存草稿,提升容错率); 「关闭」—— 知乎中,“直播”功能与主页面的内容是不耦合的,具有独立性且非连续,因此退出直播直接点击“ x ”,即关闭;支付宝的语音对话界面中,语音对话相较于主页面内容也是独立的一个功能模块,因此退出采用“ x ”按钮。一般返回流程
一般取消流程
一般关闭流程有一般情况,就会存在特殊情况。可能由于业务方的要求,或者产品在功能和用户转化上有所考虑,在架构层级上会对「返回」的路径做一些改动。所以「返回」不一定会按原来的路径回去,典型的例子为网易云音乐。在这我们不谈这种做法的好与坏、对用户带来怎样的影响(可能见仁见智),仅就这样的逻辑自己品一品吧:
另外还有一种是「返回」和「关闭」同时存在的情况。这种场景我们可以认为是对于一个具有复杂或者多级结构的内容,用户既可以逐级「返回」到原页面,也可以直接「关闭」这个独立流程回到原页面。但我并不喜欢这种方案,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并不容易理解(至少很长一段时间我不会区分这两个按钮,而是随缘点击)。 ?Push & Pop 与 Present & Dismiss 做了这么长的铺垫,我们应该能轻松理解这两种页面跳转方式了。 Push & Pop 最常见的页面跳转方式,意符为新页面从右向左滑入;返回时新页面从左向右滑出,老页面回到界面当中。采用这种跳转的页面一般有逻辑上的连续性和清晰的层级关系。页面与页面通过 push & pop 相连接,能够体现一个流程/功能的完整性。 这种跳转方式会采用的回退用语为「返回」、「关闭 / X」,如何使用需要结合具体场景具体分析。 简单说一下为什么 push & pop 中可能会用到「关闭 / X」。可以观察一下微信公众号点击进入文章页的左上角按钮,此时为“ X ”,即关闭。 因为文章内容已经加载出来,这个行为就已经产生并结束,且公众号文章属于第三方输入内容,具有独立性,所以使用「关闭」。不过 在这个场景下跳转方式没有很严格的限制, push & pop 和 present & dismiss 两种方法都会存在各自的道理,包括用「返回」其实也是说得通的,所以不需要纠结这个。 Present & Dismiss 一般是从下往上滑入一个新页面,为present;再从上往下滑出从而释放,为dismiss。不过在安卓中,有时候并不会出现上下滑入滑出的动效,而是直接跳转的方式解决(具体场景可以观察一下 ios 端的知乎 - 直播与 android 端的知乎 - 直播)。所以,观察交互动效是判断交互方式的充分条件,但非必要条件。需要明确区分交互方式的话,还是得仔细分析产品的逻辑。 使用 present & dismiss 的场景可以概括为: 不依附于原页面的功能,或者独立模块,与原页面信息 不耦合 。即在主流程执行过程中嵌入了一个流程 B ,流程 B 与主流程无强相关性,且流程 B 执行完毕后期望 再次回到主流程 中的情况。例如微信、支付宝、钉钉小程序,豆瓣、微博发布动态,微信聊天窗口中发红包、发照片,动态发布、登录注册等操作。 这种跳转方式常常会采用的回退用语为「关闭 / X」、「取消」,如何使用需要结合具体场景具体分析。?One more thing…
复杂场景下(比如在一个连续流程中嵌入了额外的独立流程,完成独立流程后回到原流程的场景)需要根据流程的性质来合理选择回退用语,以及什么时候用什么回退用语。主流程和插入流程千万不可采用一种跳转方式造成混淆,必须合理运用不同的跳转和适时的回退用语来引导用户,让用户获得可预见的能力,即用户应该知道现在点击返回或者关闭他可以回到哪里。 规则是死的,但是设计是活的。现在很多产品已经摒弃原生的交互效果,在遵循基本规则的前提下进行自主的交互动效开发(可以观察一下知乎在页面跳转时 navigationbar 会发生什么)。这样的创新不会打破认知规律,能在无感知、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给产品带来一些体验上的提升,甚至能带来显著的数据转化。 另外,近几年很多产品中已经出现了更大胆、有新意的跳转交互,不管是在纵向还是横向上都对页面的路径进行了拓展,比如说“2楼”、app中的“负一屏”的概念等等,这让产品挣脱了系统设计规范所束缚的枷锁,让自家产品更加灵活。如下为微信读书、知乎、QQ和虾米音乐中非常规的一些交互跳转,这里不具体分析了,可以自己体验一下。
?思考 不论是遵循系统设计规范来选择跳转交互方式,还是在规范的基础上做一些体验上的创新,产品内设计的一致性始终是需要放在第一位的。一致性能让用户快速学习上手我们的产品,让用户觉得我们的产品是健康、稳定且可靠的。 然而,当前许多产品在页面跳转和回退逻辑上依然没有做到很好,容易引起用户的迷惑,导致易用性不佳。甚至是我们常用的微信,其实也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例如聊天对话框中,转账和其他独立功能的回退方式不一致)。 一致的控制方式构成功能的一致性,增加了产品的可预测性,没有达到这一点,用户在使用中便会遇到阻塞,增大用户与产品交互的摩擦,影响体验。
更多推荐
已为社区贡献7条内容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