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技术核心——k8s 目前已经逐渐成为计算机、云计算大数据等行业的技术标杆和基础。k8s目前也已经趋于成熟,很多大厂小厂都用到这一技术。 在此和大家一同学习,本人也是首次学习该项技术,冒昧把笔记分享在这个方便大家交流学习。分享中如有写的不合适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8s 第一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8s全称kubernetes,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k8s是为容器服务而生的一个可移植容器的编排管理工具,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拥抱k8s,并且当前k8s已经主导了云业务流程,推动了微服务架构等热门技术的普及和落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那么称霸容器领域的k8s究竟是有什么魔力呢?

首先,我们从容器技术谈起,在容器技术之前,大家开发用虚拟机比较多,比如vmware和openstack,我们可以使用虚拟机在我们的操作系统中模拟出多台子电脑(Linux),子电脑之间是相互隔离的,但是虚拟机对于开发和运维人员而言,存在启动慢,占用空间大,不易迁移的缺点。举一个我亲身经历过的场景吧,之前在vmware中开发了一个线下平台,为了保证每次能够顺利使用,我们就把这个虚拟机导出为OVF,然后随身携带,用的时候在服务器中部署,这里就充分体现了虚拟机的缺点。

接着,容器化技术应运而生,它不需要虚拟出整个操作系统,只需要虚拟一个小规模的环境即可,而且启动速度很快,除了运行其中应用以外,基本不消耗额外的系统资源。Docker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容器技术,通过打包镜像,启动容器来创建一个服务。但是随着应用越来越复杂,容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由此衍生了管理运维容器的重大问题,而且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端最大的挑战,容器在漂移。在此业务驱动下,k8s问世,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基于容器技术的分布式架构领先方案,在整个容器技术领域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突破与创新。

那么,K8S实现了什么?

从架构设计层面,我们关注的可用性,伸缩性都可以结合k8s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你想使用微服务架构,搭配k8s,真的是完美,再从部署运维层面,服务部署,服务监控,应用扩容和故障处理,k8s都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服务发现与调度
负载均衡
服务自愈
服务弹性扩容
横向扩容
存储卷挂载
总而言之,k8s可以使我们应用的部署和运维更加方便。

介绍

学习视角
介绍说明:
	k8s前世今生
	k8s框架
	k8s关键字含义
	
基础概念:
	什么是pod
	控制器类型
	k8s网络通讯模式
	
k8s:
	构建k8s集群
	
资源清单:
	资源
	掌握资源清单的语法
	编写pod
	掌握pod的生命周期(重点)
	
pod控制器:
	掌握各种控制器的特点以及使用定义方式
	
服务发现:
	掌握syc原理及其构建方式

存储:
	掌握多种存储类型的特点,并且能够在不同环境中选择适合的存储方案。
	
调度器:
	掌握调度器原理,能够根据要求把pod定义到想要的节点运行。
	
集群安全机制:
	集群的认证、签权、访问机制、原理及流程
	
HELM: 
	linux yum  掌握HELM原理  HELM模板定义   HELM
	
部署一些常用插件

运维:
	kuberadm源码修改
	k8s高可用架构
特点
1.轻量级
2.开源
3.弹性伸缩
4.负载均衡:
	IPVS
5.
k8s学习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org系统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8s架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8s架构分为:Master服务器,node节点

Master服务器:
	scheduler:
		scheduler把任务交割api server。 api server将这个请求写入etcd。 也就是说scheduler不会和etcd进行直接交互。
	rc(replication colltroller):
		rc诗歌控制器,用来维护副本的数量。 当副本数不满足期望值时候,rc负责把副本数改写到期望值。也就是删除对应pod或者创建对应pod。
		
什么是etcd?
	etcd的官方将它定义为一个可信赖的分布式键值存储服务,它能够为整个分布式集群存储一些关键数据,协助分布式集群正常运转。
特点:
	1.天生支持集群化
	2.扩容方便
	3.键值存储
etcd存储有两个版本,一个是v2,一个是v3
	推荐k8s集群使用etcd v3。 k8s v1.11之后v2已经弃用。 如果是1.11版本之前就要考虑对etcd进行备份操作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tcd架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采用的是http协议,进行cls的构建服务。
(k8s也是用http协议进行的cls构建)
为什么用http协议?
	因为http协议天生支持很多操作---》put get change ....
	
Raft:
	读写的一些信息都会存在这里,为了防止数据损坏 还有个WAL预写日志。 也就是说,如果相对里面的数据进行修改,那么需要先写日志,先存一份日志, 并且会定期对这些日志进行完整备份。 并且合并完毕的大日志,会写到磁盘。
各个组件的作用
APISERVER:所有服务访问统一入口
CrontrollerManager:维持副本期望数目
Scheduler:负责介绍任务,选择合适的节点进行分配任务
ETCD:键值对数据库  储存K8S集群所有重要信息(持久化)
Kubelet:直接跟容器引擎交互实现容器的生命周期管理
Kube-proxy:负责写入规则至 IPTABLES、IPVS 实现服务映射访问的
COREDNS:可以为集群中的SVC创建一个域名IP的对应关系解析
DASHBOARD:给 K8S 集群提供一个 B/S 结构访问体系
INGRESS CONTROLLER:官方只能实现四层代理,INGRESS 可以实现七层代理
FEDERATION:提供一个可以跨集群中心多K8S统一管理功能
PROMETHEUS:提供K8S集群的监控能力
ELK:提供 K8S 集群日志统一分析介入平台

原理

1.pod的概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民间将pod定义为两种形式,首先自主式pod, 也就是非控制器管理的pod。 自主式pod,一旦死亡就没有人将起拉起来。 
1.同一个pod下,容器的端口不可以冲突, 因为同意个pod下所有容器是共用一个网络栈的。【个人理解是所有容器共用一个ip】, 如果端口冲突,是无法启动的,或者出于无限重启状态。

2.除此之外,同一个pod下不同的容器既共享网络,也共享存储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RC、RS、Deployme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k8s新版本中,建议使用RS来取代RC.
	首先RS和RC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RS是集合的形式,方便对拥有公有属性的容器进行管理。 

RS不支持滚动创建,但是Deployment支持。
	deployment创建的时候,会创建一个RS,RS例如创建了三个pod, 那么例如这三个pod的版本是v1.、
	那么如果我们想将pod更新成v2. 时机上deployment会创建一个RS-1。 RS-1会逐个启动三个V2版本的容器,每次启动一个V2版本的容器,就会退出一个RS下面的一个V1版本的容器,直到单个V1 的容器全部被替换之后。 然后RS被停用。
	注意这里是RS被停用,不是被删除,因为这里是为了保证版本可以从V2 回溯到V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HPA(HorizontalPodAutoScal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点:
	1.仅适用于Deployment 和 ReplicaSet。
	2.是根据cpu的利用率来扩容的。
		例如现在RS下面运行了两个pod,  这时候定义一个HPA(HPA是基于RS去定义的)例如HPA有如下定义内容:
			CPU 》=80
			Max = 10
			Min = 2
		也就是这个时候回去监控这些pod的cpu利用率,当cpu利用率>=80的时候, RS会去创建一个新的pod, 直到达到最大值(10), 当然当我们在创建到底n个pod之后,cpu的平均利用率已经达不到80,就不会继续创建了。 如果n个pod下,cpu利用率减少了,这时候又会动态的减少pod, 但是不会低于min个pod.
	所以:HPA实现了水平自动扩展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为开发者提供学习成长、分享交流、生态实践、资源工具等服务,帮助开发者快速成长。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