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learn】KMeans 计算样本质心
文章目录KMeans质心介绍计算质心计算样本间距离计算每个样本到质心的距离,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KMeans质心介绍一个簇中所有数据的均值μ(j),通常被称为这个簇的“质心(centroids)”,j表示第j个簇。在一个二维平面中,一簇数据点的质心的横坐标就是这一簇数据点的横坐标的均值,质心的纵坐标就是这一簇数据点的纵坐标的均值,同理可推广至高维空间。解释其中,m为一个簇中样本的个数,j是每个
KMeans质心介绍
一个簇中所有数据的均值μ(j),通常被称为这个簇的“质心(centroids)”
,j表示第j个簇。在一个二维平面中,一簇数据点的质心的横坐标就是这一簇数据点的横坐标的均值,质心的纵坐标就是这一簇数据点的纵坐标的均值
,同理可推广至高维空间。
-
解释
其中,
m
为一个簇中样本的个数
,j
是每个样本的编号
。这个公式被称为簇内平方和
(cluster Sum of Square),又叫做Inertia
。
而将一个数据集中的所有簇的簇内平方和相加,就得到了整体平方和(Total Cluster Sum of Square),又叫做 total inertia.Total Inertia越小,代表着每个簇内样本越相似,聚类的效果就越好
。
因此KMeans追求的是,求解能够让 inertia最小化的质心。实际上,在质心不断变化不断迭代的过程中,总体平方和是越来越小的。我们可以使用数学来证明,当整体平方和最小的时候,质心就不再发生变化了。如此,k- Means的求解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最优化问题。
计算质心
在一个二维平面中,一簇数据点的质心的横坐标就是这一簇数据点的横坐标的均值,质心的纵坐标就是这一簇数据点的纵坐标的均值
,同理可推广至高维空间。
#计算质心
def cal_Cmass(data):
'''
input:data(ndarray):数据样本
output:mass(ndarray):数据样本质心
'''
Cmass = np.mean(data,axis=0)
return Cmass
cmass = cal_Cmass([[8,8,8],
[7,7,7],
[9,9,9]])
# [8. 8. 8.]
- 通过定义先求出质心
计算样本间距离
import numpy as np
#计算样本间距离
def distance(x, y, p=2):
'''
input:x(ndarray):第一个样本的坐标
y(ndarray):第二个样本的坐标
p(int):等于1时为曼哈顿距离,等于2时为欧氏距离
output:distance(float):x到y的距离
'''
dis2 = np.sum(np.abs(x-y)**p) # 计算
dis = np.power(dis2,1/p)
return dis
- 定义方法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计算每个样本到质心的距离,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计算每个样本到质心的距离,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def sorted_list(data,Cmass):
'''
input:data(ndarray):数据样本
Cmass(ndarray):数据样本质心
output:dis_list(list):排好序的样本到质心距离
'''
dis_list = []
for i in range(len(data)): # 遍历data数据,与质心cmass求距离
dis_list.append(distance(Cmass,data[i][:]))
dis_list = sorted(dis_list) # 排序
return dis_list
list = sorted_list([[8,8,8],[7,7,7],[9,9,9]],cmass)
# [0.0, 1.7320508075688772, 1.7320508075688772]
- 遍历data数据,,调用distance()函数与质心cmass求点距。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