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随着项目越来越大,编译的耗时也在默默地不断增加。无论是开发阶段还是生产集成,编译耗时都成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痛点。

在经历了近5年的持续开发迭代后,我们的项目也在不久前由原来的微信原生小程序开发方式迁移至Taro。Taro 是一套使用React 语法的多端开发解决方案,使用 Taro,我们可以只书写一套代码,再通过 Taro 的编译工具,将源代码分别编译出可以在不同端(微信/百度/支付宝/字节跳动/QQ/京东小程序、快应用、H5、React-Native 等)运行的代码。所以,携程的很多小程序也使用Taro进行开发。

不过,由于业务比较多,项目编译后代码接近12M。在日常开发阶段执行构建命令,只是编译打包新的开发相关部分文件就需要耗时近1分钟。在生产环境下执行构建命令,编译打包项目中所有文件,则长达10分钟。此外,随着基建部分、单个复杂页面功能越来越多,代码量也越来越大,会导致主包或者一些分包的大小超过2M,这将使得微信开发者工具的二维码预览功能无法使用,开发体验非常糟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尝试优化Taro编译打包工作。为了优化Taro的编译打包,我们需要了解Taro内置的Webpack的配置,然后使用webpack-chain提供的方法链式修改配置。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解决分包过大无法进行二维码预览的问题。

二、 Taro内置的Webpack配置

我们知道Taro编译打包的工作是由webpack来完成的,既然想要优化打包速度,首先要知道Taro是如何调用webpack进行打包的,同时也要了解其内置的webpack配置是怎样的。

通过阅读Taro源码后可以知道,Taro是在@tarojs/mini-runner/dist/index.js文件中,调用了webpack进行打包,可以自行去查看相关的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着重关注该文件中的build函数,代码如下。

function build(appPath, config) {
    return __awaiter(this, void 0, void 0, function* () {
        const mode = config.mode;
        /** process config.sass options */
        const newConfig = yield chain_1.makeConfig(config);
        /** initialized chain */
        const webpackChain = build_conf_1.default(appPath, mode, newConfig);
        /** customized chain */
        yield customizeChain(webpackChain, newConfig.modifyWebpackChain, newConfig.webpackChain);
        if (typeof newConfig.onWebpackChainReady === 'function') {
            newConfig.onWebpackChainReady(webpackChain);
        }
        /** webpack config */
        const webpackConfig = webpackChain.toConfig();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t compiler = webpack(webpackConfig);
            const onBuildFinish = newConfig.onBuildFinish;
            let prerender;
            const onFinish = function (error, stats) {
                if (typeof onBuildFinish !== 'function')
                    return;
                onBuildFinish({
                    error,
                    stats,
                    isWatch: newConfig.isWatch
                });
            };
            const callback = (err, stats) => __awaiter(this, void 0, void 0, function* () {
                if (err || stats.hasErrors()) {
                    const error = err !== null && err !== void 0 ? err : stats.toJson().errors;
                    logHelper_1.printBuildError(error);
                    onFinish(error, null);
                    return reject(error);
                }
                if (!lodash_1.isEmpty(newConfig.prerender)) {
                    prerender = prerender !== null && prerender !== void 0 ? prerender : new prerender_1.Prerender(newConfig, webpackConfig, stats, config.template.Adapter);
                    yield prerender.render();
                }
                onFinish(null, stats);
                resolve(stats);
            });
            if (newConfig.isWatch) {
                logHelper_1.bindDevLogger(compiler);
                compiler.watch({
                    aggregateTimeout: 300,
                    poll: undefined
                }, callback);
            }
            else {
                logHelper_1.bindProdLogger(compiler);
                compiler.run(callback);
            }
        });
    });
}

可以看到,该函数接受两个参数,appPath和config,appPath是当前项目的目录,参数config就是我们编写的Taro配置。在调用webpack前,Taro会处理webpackConfig,包括将Taro内置的webpack配置,以及将用户在Taro配置文件中的webpackChain配置进去。

定位到了webpack位置,那么让我们来看看Taro最终生成的webpack配置的相关代码。

const webpack = (options, callback) => {
	const webpackOptionsValidationErrors = validateSchema(
		webpackOptionsSchema,
		options
	);
	if (webpackOptionsValidationErrors.length) {
		throw new WebpackOptionsValidationError(webpackOptionsValidationErrors);
	}
	let compiler;
	if (Array.isArray(options)) {
		compiler = new MultiCompiler(
			Array.from(options).map(options => webpack(options))
		);
	} else if (typeof options === "object") {
		options = new WebpackOptionsDefaulter().process(options);

		compiler = new Compiler(options.context);
		compiler.options = options;
		new NodeEnvironmentPlugin({
			infrastructureLogging: options.infrastructureLogging
		}).apply(compiler);
		if (options.plugins && Array.isArray(options.plugins)) {
			for (const plugin of options.plugins) {
				if (typeof plugin === "function") {
					plugin.call(compiler, compiler);
				} else {
					plugin.apply(compiler);
				}
			}
		}
		compiler.hooks.environment.call();
		compiler.hooks.afterEnvironment.call();
		compiler.options = new WebpackOptionsApply().process(options, compiler);
	} else {
		throw new Error("Invalid argument: options");
	}
	if (callback) {
		if (typeof callback !== "function") {
			throw new Error("Invalid argument: callback");
		}
		if (
			options.watch === true ||
			(Array.isArray(options) && options.some(o => o.watch))
		) {
			const watchOptions = Array.isArray(options)
				? options.map(o => o.watchOptions || {})
				: options.watchOptions || {};
			return compiler.watch(watchOptions, callback);
		}
		compiler.run(callback);
	}
	return compiler;
};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发和生产环境下,内置的webpack配置是有差别的,比如在生产环境下,才会调用terser-webpack-plugin进行文件压缩处理。我们用的是vscode代码编辑器,在调用webpack位置前,debugger打断点,同时使用console命令输出变量webpackConfig,即最终生成的webpack配置。在vscode自带的命令行工具DEBUG CONSOLE,可以非常方便的点击展开对象属性,查看Taro生成的webpack配置。这里展示下,在development环境下,Taro内置的webpack配置,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些都是常见的webpack配置,我们主要关注两部分的内容,一是module中配置的rules,配置各种loader来处理匹配的对应的文件,例如常见的处理scss文件和jsx文件。二是plugins中配置的TaroMiniPlugin插件,该插件是Taro内置的,主要负责了将代码编译打包成小程序代码的工作。

现在,我们了解了Taro中的webpack配置以及他们的一个工作过程,接下来该考虑的是如何去修改优化该配置,来帮助我们优化编译打包的速度。需要注意的是,Taro打包用到了webpack-chain机制。webpack配置本质是一个对象,创建修改比较麻烦,webpack-chain就是提供链式的 API 来创建和修改webpack 配置。API的 Key 部分可以由用户指定的名称引用,这有助于 跨项目修改配置方式 的标准化。

webpack-chain本身提供了很多的例子,可以参考:https://github.com/Yatoo2018/webpack-chain/tree/zh-cmn-Hans

三、优化Webpack打包配置

经过前文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了Taro生成的webpack配置,也掌握了修改这些配置的方法,接下来就是考虑怎么修改webpack配置才能优化编译打包速度。为此,我们引入了speed-measure-webpack-plugin,该插件可以统计出编译打包过程中,plugin和loader的耗时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明确优化方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speed-measure-webpack-plugin配置好后,再次执行构建命令,输出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总共3分钟的编译时间,TaroMiniPlugin就占了2分多钟,耗时还是很严重的。TaroMiniPlugin是Taro内置的webpack插件,Taro的绝大多数编译打包工作都是配置在这里的进行的,例如获取配置内容、处理分包和tabbar、读取小程序配置的页面添加dependencies数组中进行后续处理、生成小程序相关文件等。次之耗时严重的就是TerserPlugin,该插件主要进行压缩文件工作。

而在loaders耗时统计中,babel-loader耗时两分半,sass-loader耗时两分钟,这两者耗时最为严重。这两者也是导致TaroMiniPlugin耗时如此严重的主要原因。因为该插件,会将小程序页面、组件等文件,通过webpack的compilation.addEntry添加到入口文件中,后续会执行webpack中一个完整的compliation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会调用配置好的loader进行处理。当然也会调用babel-loader和scss-loader进行处理 js文件或者scss文件,这就严重拖慢了TaroMiniPlugin速度,导致统计出来该插件耗时严重。

因此,优化Webpack的打包主要就在这两loader,也就相当于优化了TaroMiniPlugin。而在优化方案上,我们选取了两种常见的优化策略:多核和缓存。

3.1 多核

对于多核,我们这里采用webpack官方推荐的thread-loader,可以将非常消耗资源的 loaders 转存到worker pool。根据上述耗时统计,可以知道babel-loader是最耗时的loader,因此将thread-loader放置在babel-loader之前,这样babel-loader就会在一个单独的worker pool中运行,从而提高编译效率。

清楚了优化方法,接下来就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配置到webpack中。这里我们利用Taro插件化机制提供的modifyWebpackChain钩子,采用webpack-chain提供的方法链式修改webpack配置即可。

具体做法是,首先想办法删除Taro中内置的babel-loader,我们可以回头查看Taro内置的webpack配置,发现处理babel-loader的那条具名规则为’script’,如下图,然后使用webpack-chain语法规则删除该条具名规则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通过webpack-chain提供的merge方法,重新配置处理js文件的babel-loader,同时在babel-loader之前引入thread-loader就可以了,如下所示。


ctx.modifyWebpackChain(args => {
  const chain = args.chain
  chain.module.rules.delete('script') // 删除Taro中配置的babel-loader
  chain.merge({ // 重新配置babel-loader
    module: {
      rule: {
        script: {
          test: /\.[tj]sx?$/i,
          use: {
            threadLoader: {
              loader: 'thread-loader', // 多核构建
            },
            babelLoader: {
              loader: 'babel-loader',
              options: {
                cacheDirectory: true, // 开启babel-loader缓存
              },
            },
          },
        },
      },
    }
  })
})

当然,这里我们引入thread-loader只是为了处理babel-loader,大家也可以用它去处理css-loader等其他的耗时loader。

3.2 缓存

除了开启多线程,为了优化打包速度,还需要对缓存进行优化。缓存优化策略也是针对这两部分进行,一是使用cache-loader缓存用于处理scss文件的loaders,二是babel-loader,设置参数cacheDirectory为true,开启babel-loader缓存。

在使用cache-loader缓存时,额外注意的是,需要将cache-loader放置在css-loader之前,mini-css-extract-plugin之后。实践中发现,放置在mini-css-extract-plugin/loader之前,是无法有效缓存生成的文件。

和前面的做法类似,首先我们需要查看Taro内置的webpack配置的缓存的策略,然后使用webpack-chain语法,定位到对应的位置,最后调用before方法插入到css-loader之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webpack-chain方法,将cache-loader放置在css-loader之前,mini-css-extract-plugin之后,代码如下:

chain.module.rule('scss').oneOf('0').use('cacheLoader').loader('cache-loader').before('1')
chain.module.rule('scss').oneOf('1').use('cacheLoader').loader('cache-loader').before('1')

注意: 缓存默认是保存在node_moduls/.cache中,如下图。因此在使用执行编译打包命令时,需要注意当前的打包环境是否能够将缓存保留下来,否则缓存配置无法带来速度优化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看上图我们可以发现,terser-webpack-plugin也是开启了缓存的。我们再回头看下,下图是Taro中配置的参数。我们可以发现cache和parallel都为true,说明它们也是分别是开启了缓存以及并行编译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taro-plugin-compiler-optimization插件

有了上面的优化方案之后,我们于是着手写优化插件。总的来说,本插件是利用了Taro插件化机制暴露出来的modifyWebpackChain钩子,采用webpack-chain方法,链式修改webpack配置。将多核和缓存优化策略配置到Taro的webpack中,来提升编译打包速度。

插件的安装地址如下:
GitHub:https://github.com/CANntyield/taro-plugin-compiler-optimization
Npm:https://www.npmjs.com/package/taro-plugin-compiler-optimization

首先,在项目中安装插件:

npm install --save-dev thread-loader cache-loader taro-plugin-compiler-optimization

然后,在taro的config.js中添加如下脚本:

// 将其配置到taro config.js中的plugins中
// 根目录/config/index.js
plugins: ['taro-plugin-compiler-optimization']

最后,我们再执行一下打包任务,发现总耗时已经缩短至56.9s,TaroMiniPlugin、babel-loader还有css-loader耗时有着明显的缩短,而配置了缓存的TerserPlugin也从22.8s缩短至13.9s,优化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压缩资源文件

微信开发者工具中,如果想要在真机上调试小程序,通常是需要进行二维码预览的。由于微信限制,打包出来的文件,主包、分包文件不能超过2M,否则进行二维码预览无法成功。但是随着项目越来越大,主包文件超过2M是没办法的事情,尤其是通过babel-loader处理后的文件,更是会包含了非常多的注释、过长的变量名等,导致文件过大。行业内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分包,因为微信小程序已经将总包大小调整到了10M。不过本文不讨论如何分包,这里主要讨论如何调整包的大小。

我们在执行build构建命令时,启用terser-webpack-plugin压缩文件,将主包文件缩小至2M以下。不过,问题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每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构建打包工作,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而且这种情况下,不会监听文件变化,进行模块热替换工作,这种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因此,我们的策略是在开发环境下配置webpack,调用terser-webpack-plugin进行压缩。同时配置插件参数,压缩指定文件,而不是全部压缩。打开微信开发者工具,点开代码依赖分析,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到,主包文件已经超过了2M。其中common.js、taro.js、vendors.js、app.js四个文件明显较大,并且每个Taro项目编译打包后必然生成这四个文件。pages文件夹也高达1.41M,该文件夹是我们配置的tabBar页面,因此该文件夹大小直接受到tabBar页面复杂度的影响。除此之外,其他文件都比较小,可以暂时不考虑进行处理。

首先,执行以下命令安装terser-webpack-plugin。

npm install -D terser-webpack-plugin@3.0.5

需要注意的是,terser-webpack-plugin最新版本已经是v5了,这个版本是根据webpack5进行优化的,但是不支持webpack4,因此需要自己额外指定版本,才能使用。这里我选择的是3.0.5,跟Taro中使用的terser-webpack-plugin是同一个版本。其中,传入的参数配置也是跟Taro一样,我们要做的是,将需要进行压缩的文件路径添加到test数组中即可,其中已经默认配置了common.js、taro.js、vendors.js、app.js、pages/homoe/index.js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样的,我们需要在Taro配置文件plugins中引入该Taro插件,建议在config/dev.js配置文件中引入,只会在开发环境下才会使用到。

// config/dev.js
plugins: [
    path.resolve(__dirname, 'plugins/minifyMainPackage.js'),
]

最后我们来看看压缩后主包的大小,可以发现已经减少至1.42M了,相对于此前的3.45M,压缩了50%左右,可以解决大部分无法进行二维码预览打包的场景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过,目前,微信小程序已经支持分包Lee,不过主包还是不能超过2M,上面的方式针对的是主包太大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用于优化Taro编译打包速度,二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解决分包过大导致无法使用微信开发者工具进行二维码预览的问题。

Logo

华为开发者空间,是为全球开发者打造的专属开发空间,汇聚了华为优质开发资源及工具,致力于让每一位开发者拥有一台云主机,基于华为根生态开发、创新。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