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add

时间复杂度为O(log(N))

geoadd cityGeo 116.405285 39.904989 "北京"
geoadd cityGeo 121.472644 31.231706 "上海"
添加经纬度信息
geopos
时间复杂度为O(log(N))

127.0.0.1:6379> geopos cityGeo 北京
1) 1) "116.40528291463851929"
2) "39.9049884229125027"
查找指定key的经纬度信息,可以指定多个key,批量返回
geodist
时间复杂度为O(log(N))

127.0.0.1:6379> geodist cityGeo 北京 上海
"1067597.9668"
127.0.0.1:6379> geodist cityGeo 北京 上海 km
"1067.5980"
返回两个地方的距离,可以指定单位,比如米m,千米km,英里mi,英尺ft
georadius
时间复杂度为O(N+log(M)),N为指定半径范围内的元素个数,M为要返回的个数

georadius cityGeo 116.405285 39.904989 100 km WITHDIST WITHCOORD ASC COUNT 5
根据给定的经纬度,返回半径不超过指定距离的元素
可以指定WITHDIST返回距离,WITHCOORD返回经纬度,WITHHASH返回geohash值
可以指定ASC或DESC,根据距离来排序
可以指定COUNT限定返回的记录数
georadiusbymember
时间复杂度为O(log(N)+M),N为指定半径范围内的元素个数,M为要返回的个数

georadiusbymember cityGeo 北京 100 km WITHDIST WITHCOORD ASC COUNT 5
根据指定的地点查询半径在指定范围内的位置
可以指定WITHDIST返回距离,WITHCOORD返回经纬度,WITHHASH返回geohash值
可以指定ASC或DESC,根据距离来排序
可以指定COUNT限定返回的记录数
geohash
查找一个位置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

127.0.0.1:6379> geohash cityGeo 北京
1) "wx4g0b7xrt0"
返回的是geohash值
RedisTemplate的GEO使用实例
@Test
public void testAdd(){
Long addedNum = redisTemplate.opsForGeo()
.add(cityGeoKey,new Point(116.405285,39.904989),"北京");
System.out.println(addedNum);
}
@Test
public void testGeoGet(){
List<Point> points = redisTemplate.opsForGeo().position(cityGeoKey,"北京","上海","深圳");
System.out.println(points);
}
@Test
public void testDist(){
Distance distance = redisTemplate.opsForGeo()
.distance(cityGeoKey,"北京","上海", RedisGeoCommands.DistanceUnit.KILOMETERS);
System.out.println(distance);
}
@Test
public void testNearByXY(){
//longitude,latitude
Circle circle = new Circle(116.405285,39.904989, Metrics.KILOMETERS.getMultiplier());
RedisGeoCommands.GeoRadiusCommandArgs args = RedisGeoCommands.GeoRadiusCommandArgs.newGeoRadiusArgs().includeDistance().includeCoordinates().sortAscending().limit(5);
GeoResults<RedisGeoCommands.GeoLocation<String>> results = redisTemplate.opsForGeo()
.radius(cityGeoKey,circle,args);
System.out.println(results);
}
@Test
public void testNearByPlace(){
Distance distance = new Distance(5,Metrics.KILOMETERS);
RedisGeoCommands.GeoRadiusCommandArgs args = RedisGeoCommands.GeoRadiusCommandArgs.newGeoRadiusArgs().includeDistance().includeCoordinates().sortAscending().limit(5);
GeoResults<RedisGeoCommands.GeoLocation<String>> results = redisTemplate.opsForGeo()
.radius(cityGeoKey,"北京",distance,args);
System.out.println(results);
}
@Test
public void testGeoHash(){
List<String> results = redisTemplate.opsForGeo()
.hash(cityGeoKey,"北京","上海","深圳");
System.out.println(results);
}
上面分别展示了使用RedisTemplate进行geoadd、geopos、geodist、georadius、georadiusbymember、geohash操作
Point的属性值,x轴是经度longitude,y轴是纬度latitude
小结
redis为GEO提供了丰富的操作,RedisTemplate也封装了对应的api,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redis目前已经到了3.2版本,3.2版本里面新增的一个功能就是对GEO(地理位置)的支持。

地理位置大概提供了6个命令,分别为:

GEOADD
GEODIST
GEOHASH
GEOPOS
GEORADIUS
GEORADIUSBYMEMBER

具体的功能如下:

1.

命令:GEOADD key longitude latitude member [longitude latitude member ...]

命令描述:将指定的地理空间位置(纬度、经度、名称)添加到指定的key中。

返回值:添加到sorted set元素的数目,但不包括已更新score的元素。

2.

命令:GEODIST key member1 member2 [unit]

命令描述:

返回两个给定位置之间的距离。如果两个位置之间的其中一个不存在, 那么命令返回空值。指定单位的参数 unit 必须是以下单位的其中一个:

m 表示单位为米。
km 表示单位为千米。
mi 表示单位为英里。
ft 表示单位为英尺。

3.

命令:GEOPOS key member [member ...]

命令描述:从key里返回所有给定位置元素的位置(经度和纬度)。

返回值:GEOPOS 命令返回一个数组, 数组中的每个项都由两个元素组成: 第一个元素为给定位置元素的经度, 而第二个元素则为给定位置元素的纬度。当给定的位置元素不存在时, 对应的数组项为空值。

4.

命令:GEOHASH key member [member ...]

命令描述:返回一个或多个位置元素的 Geohash 表示。通常使用表示位置的元素使用不同的技术,使用Geohash位置52点整数编码。由于编码和解码过程中所使用的初始最小和最大坐标不同,编码的编码也不同于标准。此命令返回一个标准的Geohash

返回值:一个数组, 数组的每个项都是一个 geohash 。 命令返回的 geohash 的位置与用户给定的位置元素的位置一一对应。

5.

命令:GEORADIUS key longitude latitude radius m|km|ft|mi [WITHCOORD] [WITHDIST] [WITHHASH] [COUNT count]

命令描述:

以给定的经纬度为中心, 返回键包含的位置元素当中, 与中心的距离不超过给定最大距离的所有位置元素。

范围可以使用以下其中一个单位:

m 表示单位为米。
km 表示单位为千米。
mi 表示单位为英里。
ft 表示单位为英尺。

在给定以下可选项时, 命令会返回额外的信息:

WITHDIST: 在返回位置元素的同时, 将位置元素与中心之间的距离也一并返回。 距离的单位和用户给定的范围单位保持一致。
WITHCOORD: 将位置元素的经度和维度也一并返回。
WITHHASH: 以 52 位有符号整数的形式, 返回位置元素经过原始 geohash 编码的有序集合分值。 这个选项主要用于底层应用或者调试, 实际中的作用并不大。

命令默认返回未排序的位置元素。 通过以下两个参数, 用户可以指定被返回位置元素的排序方式:

ASC: 根据中心的位置, 按照从近到远的方式返回位置元素。
DESC: 根据中心的位置, 按照从远到近的方式返回位置元素。

在默认情况下, GEORADIUS 命令会返回所有匹配的位置元素。 虽然用户可以使用 COUNT <count> 选项去获取前 N 个匹配元素, 但是因为命令在内部可能会需要对所有被匹配的元素进行处理, 所以在对一个非常大的区域进行搜索时, 即使只使用 COUNT 选项去获取少量元素, 命令的执行速度也可能会非常慢。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 使用 COUNT 选项去减少需要返回的元素数量, 对于减少带宽来说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返回值:

在没有给定任何 WITH 选项的情况下, 命令只会返回一个像 [“New York”,”Milan”,”Paris”] 这样的线性(linear)列表。
在指定了 WITHCOORD 、 WITHDIST 、 WITHHASH 等选项的情况下, 命令返回一个二层嵌套数组, 内层的每个子数组就表示一个元素。

在返回嵌套数组时, 子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总是位置元素的名字。 至于额外的信息, 则会作为子数组的后续元素, 按照以下顺序被返回:

以浮点数格式返回的中心与位置元素之间的距离, 单位与用户指定范围时的单位一致。
geohash 整数。
由两个元素组成的坐标,分别为经度和纬度。

6.

命令:GEORADIUSBYMEMBER key member radius m|km|ft|mi [WITHCOORD] [WITHDIST] [WITHHASH] [COUNT count]

命令描述:这个命令和 GEORADIUS 命令一样, 都可以找出位于指定范围内的元素, 但是 GEORADIUSBYMEMBER 的中心点是由给定的位置元素决定的。

Logo

为开发者提供学习成长、分享交流、生态实践、资源工具等服务,帮助开发者快速成长。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