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一个块设备需要经过一下几个步骤?
1、查看磁盘信息(块设备)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区的两种格式:
1)MBR分区
MBR(Master Boot Record,主引导记录)是传统的分区机制,使用BIOS引导的PC设备,寻址空间只有
32bit长,最大支持2.19TB
支持的分区数量:4个主分区或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MBR最多只能有4个主分区?
原因:分区表占据64个字节,可以对四个分区的信息进行描述,其中每个分区的信息占据16个字节;
MBR分区类型:
1>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
一块硬盘最多4个主分区,主分区不可以再进行二次分区。可以用来引导、启动操作系统 ,同时,主分
区可以直接建立文件系统,如windows的NTFS,存放数据。
2>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
一块硬盘最多一个,加主分区最多4个,不能创建文件系统,可以划分逻辑分区。
3>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
可以创建文件系统,存放数据,同时,逻辑分区的数量没有限制。
此外,从引导操作系统的角度来看,有系统分区,启动分区,活动分区分类:

  1. 系统分区:用来启动操作系统,必须是主分区
  2. 启动分区:安装操作系统的分区,可以是主分区也可以是逻辑分区
  3. 活动分区:只能是作用于系统分区,有且仅有一个活动分区。

2)GPT分区
GPT(GUID Partition Table,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是一种比MBR分区更先进、更灵活的磁盘分区模式
优点:
①在默认情况下,GPT最多可支持128个分区。
②支持大于2.2TB的总容量及大于2.2TB的分区,最大支持
18EB(1EB=1024PB,1PB=1024TB,1TB=1024GB)。
③GPT分区表自带备份。
④向后兼容MBR。GPT分区表上包含保护性的MBR区域。

分区工具:

  • fdisk只能用于MBR分区,gdisk,parted可以用于GPT分区。

  • fdisk大多数运维工作人员已经习惯这个交互模式。

  • parted命令在创建删除分区使用命令比较方便,可划分大于2TB的分区,但是功能不是太完善,没 有备份还原命令。

  • gdisk在分区上命令和fdisk风格一样, 使用方便,学习难度低且功能强大,推荐使用。

使用fdisk管理MBR分区:
命令:fdisk 设备名
fdisk命令以交互方式进行操作的,在菜单中选择相应功能键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gdisk管理GPT分区:
gdisk命令工具默认将磁盘划分为GPT格式的分区
步骤1:执行gdisk命令→输入n指令创建新分区。
步骤2:指定分区编号(默认是未使用的最小分区编号)
步骤3:指定新分区开始的位置和结束位置。
步骤4:显示已创建的分区信息。
步骤5:输入w子命令将分区设置写入分区表→当提示最终确认时,输入“y”
步骤6: 执行partprobe命令,使操作系统内核获知新的分区表信息

使用parted划分分区:
parted的2种使用方式

  • 交互式

手动按序交互式的创建;

  • 非交互式

可将命令行写在脚本中,运行脚本实现一键创建;适用于远程批量管理多台主机的场景。

  • 两种方式比较

两种方法的使用和原理其实是一样的;要想实现非交互式创建,无非是在每一个具体的交互式命令前加上 parted DEVICES_NAME 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区
命令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PART-TYPE(分区类型)

primary 主分区

logical 逻辑分区

extended 扩展分区

  • FS-TYPE(文件系统类型)

ext4 ext3 ext2 xfs 其他…

  • START

设定磁盘分区起始点;可以为0,numberMiB/GiB/TiB;
0
设定当前分区的起始点为磁盘的第一个扇区;
1G
设定当前分区的起始点为磁盘的1G处开始;

  • END

设定磁盘分区结束点;
-1
设定当前分区的结束点为磁盘的最后一个扇区;
10G
设定当前分区的结束点为磁盘的10G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无交互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扩展分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格式化
格式化的目的: 是为了形成文件系统!

命令格式:

mkfs|mkfs.xfs|mkfs.ext4 [选项] 分区的设备名

常用的选项有:
-t 文件系统类型——当命令名为mkfs时,指定要创建的文件系统的类型(如:xfs、ext4、vfat等)。当命令名
为mkfs.xfs、mkfs.ext4等时,不需要该选项。
-c——建立文件系统前先检查坏块。
-V——输出建立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

注意:如果已有其他文件系统创建在此分区,必须在mkfs.xfs 命令中加上选项-f强行进行格式化




试验1:.创建两个分区,它们的大小分别为1G,分别挂载在/apple 和orange目录下(mount y永久挂载)

添加一个硬盘进行试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使用parted非交互创建两个分区

[root@localhost ~]# parted /dev/sda mkpart primary xfs 1G 2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行格式化
[root@localhost ~]# mkfs.xfs /dev/sda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对应目录实现,实现永久挂载
[root@localhost ~]# mkdir /{apple,orange}
[root@localhost ~]# vim /etc/fsta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试挂载成功没有

使用[root@localhost ~]# mount -a 将 /etc/fstab 中定义的所有档案系统挂上
在使用[root@localhost ~]# mount 查看挂载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试验2:实现http文件共享红帽软件包(/dev/sr0),通过自动挂载实现。

首先安装httpd服务
[root@localhost ~]# dnf install httpd -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启动服务,编辑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
[root@localhost ~]# vim /etc/httpd/conf.d/vhosts.conf (注意:文件一定要以.conf结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实现自动挂载,首先需要安装autofs这个服务包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autofs.x86_64 -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启动服务,编辑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autofs.service
[root@localhost ~]# vim /etc/auto.master //主配置文件加入下面这句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编写子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 vim /etc/auto.http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启autofs和httpd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autofs.service (启动这个服务时,会自动帮我创建www目录,但里面没有任何文件,这个时候输入cd test(触发条件),就会看到你挂载的东西了)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

把防火墙和seli关掉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root@localhost ~]# setenforce 0

把欢迎界面注释掉
vim /etc/httpd/conf.d/welcome.con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入浏览器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为开发者提供学习成长、分享交流、生态实践、资源工具等服务,帮助开发者快速成长。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