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redis有很多配置项,在【Redis入门四:Redis基本配置一:redis常用配置简介;后台运行(daemonize);】只介绍了【daemonize】配置项;本篇博客介绍剩余的几个配置项;

(2)本篇博客的内容,就像是一个流水账,比较简单,快速浏览为佳;然后,本篇博客的内容,个人感觉并不难,只是这些操作需要多练习,提升熟练度;

(3)这些配置项只是redis最基础的配置项,至于redis更深层的内容,需要在以后共工作学习中慢慢加强;

(4)要知道,【./src/redis-server redis.conf :启动redis服务】和【./src/redis-cli -p 6380:调用redis客户端、连接redis】是两码事;

目录

一:Redis的常用配置简介

二:案例

前置一.redis启动后,可以通过【./src/redis-cli 】 ,调用redis的客户端,进而,我们可以在redis-cli命令行中输入命令来操作redis

前置二.在redis目录下使用【./src/redis-cli shutdown】去正常关闭redis服务;

1.配置redis的端口(port)、日志文件(logfile)

2.配置redis的数据库总量(databases)

3.配置redis的密码(requirepass)

4.配置redis的文件存储目录(dir)

附加说明:redis设置密码后,如何使用【./src/redis-cli】的shutdown关闭redis服务;


一:Redis的常用配置简介

说明

(1)【databases】:MySQL中不同的数据库(其实就是逻辑空间)都有一个名字,redis则不同;在redis中,是使用编号的,第一个redis数据库编号是0,第二个redis数据库编号是1……

【databases】就用于设置redis中数据库的总数是多少;比如【databases 255】表示最多可以设置255个redis数据库;

(2)【dir】:redis的持久化文件,即数据文件保存在哪里;

(3)【requirepass】:redis的安全机制;


二:案例

前置一.redis启动后,可以通过【./src/redis-cli 】 ,调用redis的客户端,进而,我们可以在redis-cli命令行中输入命令来操作redis

首先,在redis目录,通过【./src/redis-server redis.conf 】启动redis;

那么redis启动后,如何操作redis?

在redis目录下,使用【./src/redis-cli 】 去调用redis的客户端;然后使用【ping】去检查redis服务是否是OK的;

然后,可以使用【exit】退出“redis-cli”的命令提示行

……………………………………………………

在【Redis入门四:Redis基本配置一:通过【daemonize】配置项,设置redis后台运行(即,以守护进程方式的启动redis);】最后,提到使用kill命令强制杀死redis服务是很不好的;可以利用redis客户端来关闭redis服务;

前置二.在redis目录下使用【./src/redis-cli shutdown】去正常关闭redis服务;

使用shutdown可以更加安全的关闭redis的服务;

……………………………………………………

1.配置redis的端口(port)、日志文件(logfile)

redis关闭后(即,在redis服务没有开启的情况下),进行接下来的设置;

配置redis端口;

在redis目录,通过【vim redis.conf】命令,去编辑redis的核心配置文件redis.conf文件;

然后,通过【/port 6379】快速搜索到端口的位置;

配置redis日志;

然后,通过【/logfile】快速搜索到日志文件的地方;

然后,我们可以配置日志文件信息;

验证;(当我们修改redis的配置文件redis.conf后,要想使修改生效,需要重启redis,重启redis的过程其实也是重载redis.conf的过程)

然后,在redis目录,通过【./src/redis-server redis.conf 】再次启动redis;

使用【cat redis.log 】去查看redis.log文件的内容:

然后,在redis目录下,使用【./src/redis-cli 】 去调用redis的客户端;

因为,在redis.conf配置文件中,我们修改了redsi的端口,所以这儿会出现连接不上的情况;为此,需要使用【./src/redis-cli -p 6380】去启动redis客户端;

……………………………………………………

2.配置redis的数据库总量(databases)

select命令介绍;

【select + 一个数字】;这个数字的范围是0-15;(因为redis的数据库总量,databases配置项的默认值是16)

【select】命令的作用是,使用第几号数据库;redis和MySQL不同,MySQL的数据库(或称逻辑空间)都是有名字的;但是redis数据库的名字是一个一个的数字;在默认情况下,redis的数字是0-15,共16个;

如果,觉得redis的数据库总量不够用,如何进行扩展? 

配置redis的数据库总量;

在redis目录,通过【vim redis.conf】命令,去编辑redis的核心配置文件redis.conf文件;

然后,通过【/databases】去搜索定位到databases;

可以将这个值修改;我们修改成了255,其数据库的范围是0-244,共255个;

验证; (当我们修改redis的配置文件redis.conf后,要想使修改生效,需要重启redis,重启redis的过程其实也是重载redis.conf的过程)

修改后,可以在redis目录下使用【./src/redis-cli -p 6380 shutdown】去关闭redis服务;

然后,在redis目录,通过【./src/redis-server redis.conf 】重启redis;

然后,让刚才的修改就生效了;

……………………………………………………

接下来,是一个与安全相关的配置项:

3.配置redis的密码(requirepass)

配置redis的密码;

在redis中,是允许校验身份的,即使用redis的时候,可以设置输入密码,保障redis的安全

在redis目录,通过【vim redis.conf】命令,去编辑redis的核心配置文件redis.conf文件;

通过【/requirepass】快速搜索定位到,密码设置的地方;

  

验证;(当我们修改redis的配置文件redis.conf后,要想使修改生效,需要重启redis,重启redis的过程其实也是重载redis.conf的过程)

修改后,可以在redis目录下使用【./src/redis-cli -p 6380 shutdown】去关闭redis服务;

 

然后,在redis目录,通过【./src/redis-server redis.conf 】重启redis;

然后,可以发现,需要认证后才可以使用redis-cli;

认证方法:使用【auth + 设置的密码】完成认证;

……………………………………………………

4.配置redis的文件存储目录(dir)

接下来是另一个重要的配置项,但是这个配置项采用默认的就行,我们一般不用去修改;

 文件存储目录(dir)说明;

在redis目录,通过【vim redis.conf】命令,去查看redis的核心配置文件redis.conf文件;

使用【/dir ./】快速搜索到/dir配置项;


附加说明:redis设置密码后,如何使用【./src/redis-cli】的shutdown关闭redis服务;

redis设置密码后,可以使用【./src/redis-cli -a 12345 -p 6380 shutdown】去关闭redis服务;

但是,此时关闭redis服务时候,下面会有【Warning: Using a password with '-a' or '-u' option on the command line interface may not be safe.】的警告提示信息;

可以使用【./src/redis-cli -a 12345 -p 6380 shutdown 2>/dev/null】去关闭redis服务; 此时关闭时就没有warning提示信息了;

Logo

为开发者提供学习成长、分享交流、生态实践、资源工具等服务,帮助开发者快速成长。

更多推荐